就在过去的两天,我们或许已经在现场或者是网络直播上看到了张靓颖和蔡依林在风暴电音节的演出。各位可能心里早已有数怎么评价她们,但想起前段时间我们公众号已经写过的一位女性电音制作人&DJ,我们可以将她们放在一起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对比。
先从张靓颖说起,从去年百威撮合的风暴电音节主题曲,将张靓颖的知名度从C-pop圈带到电音圈。不过《Change Your World》只是一首跨语言的翻唱,它本身就并不是原版,所以口碑非常一般,九位电音爱好者说不喜欢,才会出现一位电音爱好者说还可以。或许她之所以还能吸引到一定的关注度,正是因为它虽然是翻唱,可是在歌词上重新填词为中文了。
随之百威本身对张靓颖非常喜欢,认为她的人声是“全国最适合电子音乐的女歌手”。之后也就和Jack Novak合作,发行了《心电感应808》以及对应的Remix/英文版本。更是由于百威投资Tomorrowland而将Jack Novak和张靓颖带上Tomorrowland演出,但并不是主舞台,观众非常有限,对应舞台大概只有几千人。
要知道Tomorrowland是有很多个舞台的,曾经文章中发阵容的时候有确切区分。百威的推动和定位步步加深,张靓颖后续的很多单曲都是电子音乐,也涉及到PB R&B这类音乐风格。但是由于张靓颖一直只是一位歌手,最多只是稍微参与作词/作曲,在音乐制作方面还是完全由其他电音制作人来完成的。她只能算是电子音乐歌手,并不是电音制作人&DJ,所以在还是难以圈粉到真正的电音爱好者。
接着就是蔡依林。如果说张靓颖在电音界已经有一定的名气,但是并没有很多粉丝的话,那蔡依林绝对就更加不如张靓颖了。不仅不像张靓颖有和电音制作人专门合作的原版电音以及质量较高的Remix,Tomorrowalnd的演出,或者是风暴电音节的主题曲,而且唯一一首在电音界有点儿影响力的单曲《I Wanna Know》竟然只是原封不动的翻唱,连跨语言都没有。
两位都在风暴电音节主舞台有演出,可都只是短短的几首合作单曲的时间,并且口碑并不好,现场根本没有几个人跟着唱,台下的几万人也并没有跟着Rave,还不如DJs随便放一首“烂大街”的其它电音来得精彩,现场人声没有达到让电音节更吸引人的作用。
不过不得不承认蔡依林的音乐风格从Dance-pop到Trap,再到Progressive House/Progressive Trance都有涉猎,如果她的推广更多地介绍自己的音乐风格是电音,而不是流行,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假如在电音界的评分满分是五颗星,张靓颖拿三颗星的话,蔡依林最多拿两颗星,强迫几万Raver看“流行音乐歌手”演出,有的时候更加招黑。如果想把她们定位为电音,恐怕只演唱不制作真的不够。
张靓颖正在慢慢转好,当她发行越来越多电子音乐作品之后,也许也会获得电音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优秀评价,可只是歌手毕竟只是歌手,要让电音爱好者转铁粉真的太难了。如果她哪天真成了电音制作人&DJ或许有可能。蔡依林毕竟是起步,连让广泛电音爱好者喜欢的电音作品都没有,与张靓颖一样都并不是音乐制作人也并不是DJ,也许要塑造人物形象更难一些。
Suby也许是电音界的未来之星,90年代出生的年龄优势下更有发展前景,我们曾经已经写过她获得的不少奖项以及荣耀(谁将是第一个走向国际的中国女性电音制作人&DJ?)。不过电音爱好者们毕竟是听歌的,不是光看几个奖项就能老老实实跟着走的,音乐质量更为重要。Suby的首张专辑将在年底发行,将会与多位在百大DJ上有着较高名次的世界知名电音制作人&DJ直接合作,绝对会引起一番轰动。
从人声先做分析,因为张靓颖/蔡依林的人声其实并不算很差,关键问题是音乐风格这方面更对C-pop爱好者的胃口。但Suby的人声音色方面更适合电子音乐,这个是绝对无法否认的,Suby不是从流行转到电子,而是一直在做电子,她的唱腔和电子自然更没有违和感,唱功也会比较优异。
音乐制作方面,她是三位当中唯一一位音乐制作人,绝大部分的歌手都不是音乐制作人,张靓颖/蔡依林也不例外。既然永远摆脱不了自己的单曲是别人制作的这个事实,最后电音爱好者喜欢的也会是单曲里的制作人,而并不是单曲里的歌手。Suby在这块优势非常大,她的音乐本身就全部都是自己制作的,所有的好坏都归为她自己,只要单曲好听就能轻而易举地让电音爱好者喜欢上她。
在演出方面,她不仅是歌手,也是DJ。如果要让张靓颖/蔡依林打碟,那可真够呛,不过Suby除了人声更加适合以外也更加“多功能”。能制作自己的音乐,还能打碟,在风暴电音节是唯一一位演出30分钟的女性电子音乐艺人。所以如果拿三位做对比,Suby的确更胜一筹。我们剧透一下首专中将会发行的单曲之一《Faded (Suby Remix)》,人声翻唱也是她自己,期待完整专辑,相信她会用实力证明事实。
就在过去的两天,我们或许已经在现场或者是网络直播上看到了张靓颖和蔡依林在风暴电音节的演出。各位可能心里早已有数怎么评价她们,但想起前段时间我们公众号已经写过的一位女性电音制作人&DJ,我们可以将她们放在一起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对比。
先从张靓颖说起,从去年百威撮合的风暴电音节主题曲,将张靓颖的知名度从C-pop圈带到电音圈。不过《Change Your World》只是一首跨语言的翻唱,它本身就并不是原版,所以口碑非常一般,九位电音爱好者说不喜欢,才会出现一位电音爱好者说还可以。或许她之所以还能吸引到一定的关注度,正是因为它虽然是翻唱,可是在歌词上重新填词为中文了。
随之百威本身对张靓颖非常喜欢,认为她的人声是“全国最适合电子音乐的女歌手”。之后也就和Jack Novak合作,发行了《心电感应808》以及对应的Remix/英文版本。更是由于百威投资Tomorrowland而将Jack Novak和张靓颖带上Tomorrowland演出,但并不是主舞台,观众非常有限,对应舞台大概只有几千人。
要知道Tomorrowland是有很多个舞台的,曾经文章中发阵容的时候有确切区分。百威的推动和定位步步加深,张靓颖后续的很多单曲都是电子音乐,也涉及到PB R&B这类音乐风格。但是由于张靓颖一直只是一位歌手,最多只是稍微参与作词/作曲,在音乐制作方面还是完全由其他电音制作人来完成的。她只能算是电子音乐歌手,并不是电音制作人&DJ,所以在还是难以圈粉到真正的电音爱好者。
接着就是蔡依林。如果说张靓颖在电音界已经有一定的名气,但是并没有很多粉丝的话,那蔡依林绝对就更加不如张靓颖了。不仅不像张靓颖有和电音制作人专门合作的原版电音以及质量较高的Remix,Tomorrowalnd的演出,或者是风暴电音节的主题曲,而且唯一一首在电音界有点儿影响力的单曲《I Wanna Know》竟然只是原封不动的翻唱,连跨语言都没有。
两位都在风暴电音节主舞台有演出,可都只是短短的几首合作单曲的时间,并且口碑并不好,现场根本没有几个人跟着唱,台下的几万人也并没有跟着Rave,还不如DJs随便放一首“烂大街”的其它电音来得精彩,现场人声没有达到让电音节更吸引人的作用。
不过不得不承认蔡依林的音乐风格从Dance-pop到Trap,再到Progressive House/Progressive Trance都有涉猎,如果她的推广更多地介绍自己的音乐风格是电音,而不是流行,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假如在电音界的评分满分是五颗星,张靓颖拿三颗星的话,蔡依林最多拿两颗星,强迫几万Raver看“流行音乐歌手”演出,有的时候更加招黑。如果想把她们定位为电音,恐怕只演唱不制作真的不够。
张靓颖正在慢慢转好,当她发行越来越多电子音乐作品之后,也许也会获得电音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优秀评价,可只是歌手毕竟只是歌手,要让电音爱好者转铁粉真的太难了。如果她哪天真成了电音制作人&DJ或许有可能。蔡依林毕竟是起步,连让广泛电音爱好者喜欢的电音作品都没有,与张靓颖一样都并不是音乐制作人也并不是DJ,也许要塑造人物形象更难一些。
Suby也许是电音界的未来之星,90年代出生的年龄优势下更有发展前景,我们曾经已经写过她获得的不少奖项以及荣耀(谁将是第一个走向国际的中国女性电音制作人&DJ?)。不过电音爱好者们毕竟是听歌的,不是光看几个奖项就能老老实实跟着走的,音乐质量更为重要。Suby的首张专辑将在年底发行,将会与多位在百大DJ上有着较高名次的世界知名电音制作人&DJ直接合作,绝对会引起一番轰动。
从人声先做分析,因为张靓颖/蔡依林的人声其实并不算很差,关键问题是音乐风格这方面更对C-pop爱好者的胃口。但Suby的人声音色方面更适合电子音乐,这个是绝对无法否认的,Suby不是从流行转到电子,而是一直在做电子,她的唱腔和电子自然更没有违和感,唱功也会比较优异。
音乐制作方面,她是三位当中唯一一位音乐制作人,绝大部分的歌手都不是音乐制作人,张靓颖/蔡依林也不例外。既然永远摆脱不了自己的单曲是别人制作的这个事实,最后电音爱好者喜欢的也会是单曲里的制作人,而并不是单曲里的歌手。Suby在这块优势非常大,她的音乐本身就全部都是自己制作的,所有的好坏都归为她自己,只要单曲好听就能轻而易举地让电音爱好者喜欢上她。
在演出方面,她不仅是歌手,也是DJ。如果要让张靓颖/蔡依林打碟,那可真够呛,不过Suby除了人声更加适合以外也更加“多功能”。能制作自己的音乐,还能打碟,在风暴电音节是唯一一位演出30分钟的女性电子音乐艺人。所以如果拿三位做对比,Suby的确更胜一筹。我们剧透一下首专中将会发行的单曲之一《Faded (Suby Remix)》,人声翻唱也是她自己,期待完整专辑,相信她会用实力证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