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一直是最接近原声音乐的音乐风格,或者说“插电”的可能最小。本身原声音乐这个概念也就是来源于民谣(一个用来界定是不是电子音乐的相对概念。)。在中国的很多酒吧都有请民谣歌手,抱个木吉他唱他们所谓的“伤感情歌”,注意说的是酒吧而不是夜店(大多数国人分不清酒吧和夜店)。
在刚写公众号的时候也有听民谣的来找过麻烦,虽然我不认为不同音乐风格的人必须有什么血海深仇,但民谣和电音不合一直显得有点理所当然(电子音乐只是小众音乐?听电子音乐是小众秀优越感?民谣蛤蟆惹出笑话。)。
换而言之,就算是中国最大众的C-pop也早已融入了大量电子乐器,但民谣从出身到现在一直以原声为主,融入电子乐器的概率比较低,或许是因为这点让很多民谣爱好者心存“反电音”的想法吧。这只是猜测。
那么这篇文章来说说“原声音乐代表”和电子音乐这样看似宿敌的两种音乐风格,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是怎么样的。电子音乐之大,广义上包含了所有电子乐器制造而成的音乐风格,其中有八百多种音乐风格。电子音乐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流派,它更偏向于统称(常识性难题:什么是电子音乐?)。所以电子民谣自然也不是纯粹地“插电”而已,更是融入了大量电子音乐风格在其中。
电子民谣的英语为Folktronica,也叫Synthfolk或Electrofolk。它保留了民谣音乐的大量弦乐器和人声唱腔,并且融入大量IDM元素,部分Microhouse/Avant-Garde元素,以及HIPHOP的节奏。
这个音乐风格起源于Jim Byers,在一个已经解散的网站“BurnitBlue.com”诞生。起源于2001年英国。早期很多实验音乐制作人参与到电子民谣的制作当中。
有权威的专辑包括2001年Four Tet的《Pause》,2005年Tunng的《Mother's Daughter and Other Songs》,Caribou的《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2006年The Prize Fighter Inferno的《My Brother's Blood Machine》,2008年Goldfrapp的《Seventh Tree》和2013年的《Tales of Us》,2014年Damon Albarn的《Everyday Robots》,2015年Haiku Salut的《Etch And Etch Deep》。
至于广场舞配乐组合凤凰传奇,他们的非常多资料和节目介绍上都称之为“电子民谣”,其实这与电子民谣大相径庭。并不是所有带有民谣和电子音乐元素的音乐风格都可以算是电子民谣的,大多数词汇不要过于字面理解。电子民谣是特定的一种音乐风格,况且我之前关于盖世英雄的文章也说过了。凤凰传奇的音乐风格最准确地来说就是加入了说唱/电子/民谣的C-pop,主体还是C-pop(盖世英雄:首档被全电音界否认的节目。)。
举例一些Folktronica单曲。以后都会是墙内有的,可以放心搜索(我为什么不把推荐的音乐插入文章里?):
Rhythm Speaks——Bikram Ghosh
Glue Of The World——Four Tet
Yeti——Caribou
78——The Prize Fighter Inferno
Sjón (Euzen Remake)——Valravn
民谣一直是最接近原声音乐的音乐风格,或者说“插电”的可能最小。本身原声音乐这个概念也就是来源于民谣(一个用来界定是不是电子音乐的相对概念。)。在中国的很多酒吧都有请民谣歌手,抱个木吉他唱他们所谓的“伤感情歌”,注意说的是酒吧而不是夜店(大多数国人分不清酒吧和夜店)。
在刚写公众号的时候也有听民谣的来找过麻烦,虽然我不认为不同音乐风格的人必须有什么血海深仇,但民谣和电音不合一直显得有点理所当然(电子音乐只是小众音乐?听电子音乐是小众秀优越感?民谣蛤蟆惹出笑话。)。
换而言之,就算是中国最大众的C-pop也早已融入了大量电子乐器,但民谣从出身到现在一直以原声为主,融入电子乐器的概率比较低,或许是因为这点让很多民谣爱好者心存“反电音”的想法吧。这只是猜测。
那么这篇文章来说说“原声音乐代表”和电子音乐这样看似宿敌的两种音乐风格,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是怎么样的。电子音乐之大,广义上包含了所有电子乐器制造而成的音乐风格,其中有八百多种音乐风格。电子音乐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流派,它更偏向于统称(常识性难题:什么是电子音乐?)。所以电子民谣自然也不是纯粹地“插电”而已,更是融入了大量电子音乐风格在其中。
电子民谣的英语为Folktronica,也叫Synthfolk或Electrofolk。它保留了民谣音乐的大量弦乐器和人声唱腔,并且融入大量IDM元素,部分Microhouse/Avant-Garde元素,以及HIPHOP的节奏。
这个音乐风格起源于Jim Byers,在一个已经解散的网站“BurnitBlue.com”诞生。起源于2001年英国。早期很多实验音乐制作人参与到电子民谣的制作当中。
有权威的专辑包括2001年Four Tet的《Pause》,2005年Tunng的《Mother's Daughter and Other Songs》,Caribou的《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2006年The Prize Fighter Inferno的《My Brother's Blood Machine》,2008年Goldfrapp的《Seventh Tree》和2013年的《Tales of Us》,2014年Damon Albarn的《Everyday Robots》,2015年Haiku Salut的《Etch And Etch Deep》。
至于广场舞配乐组合凤凰传奇,他们的非常多资料和节目介绍上都称之为“电子民谣”,其实这与电子民谣大相径庭。并不是所有带有民谣和电子音乐元素的音乐风格都可以算是电子民谣的,大多数词汇不要过于字面理解。电子民谣是特定的一种音乐风格,况且我之前关于盖世英雄的文章也说过了。凤凰传奇的音乐风格最准确地来说就是加入了说唱/电子/民谣的C-pop,主体还是C-pop(盖世英雄:首档被全电音界否认的节目。)。
举例一些Folktronica单曲。以后都会是墙内有的,可以放心搜索(我为什么不把推荐的音乐插入文章里?):
Rhythm Speaks——Bikram Ghosh
Glue Of The World——Four Tet
Yeti——Caribou
78——The Prize Fighter Inferno
Sjón (Euzen Remake)——Valra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