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他们会去“切尔诺贝利禁区”打碟了

上个月,我们带大家们观看了意大利女子二人组Giolì & Assia在火山上表的视频(可阅读《把打碟及演奏表演带到火山是种什么体验?》回顾),虽然“火山打碟”称得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场景,但世界各国的火山太多,在火山上表演过的电音艺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图片来自Instagr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于上个月,又有一对DJ/制作人组合Woo York刷新了粉丝、观众脑海中的“另类”表演场景,他们竟前往比火山更独特的场所——核Xie漏地区(附近)开展打碟表演(标题同理,也是附近而不是中心),正如此前有读者留言评论道“地球上留给DJ表演的地方不多了”。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Woo York由两位成员Denys Andriyanov和Andrew Vanzhula在2009年成立,主攻Techno风格,十多年来低调地通过Afterlife、Drumcode、Dystopian等国际知名厂牌发行作品,(身为乌克兰人)在今年随着俄乌问题被更多人知晓。

图片来自Woo York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不过,Woo York这次的表演并不是简单地追求“与众不同”,如果你是一名忠实的Techno乐迷,你也许知道这个来自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艺人组合,而他们表演所处的地点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禁区”附近。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1986年4月26日,那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悲惨日子,是人类史上Zui严重的核Xie漏事故(没有之一)。三十六年后的4月28日,Woo York在“切尔诺贝利之声(Sounds Of Chornobyl)”项目的联合中选择用表演纪念这一事件。

图片来自Woo York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切尔诺贝利之声”是一个以(电子)音乐为载体的社会、文化项目,内部聚集了许多乌克兰(及其它地区的)电子音乐艺人及组合包括Woo York、Zavoloka、Voin Oruwu、Na Nich、Kaiser等;参加过还项目的其它流派艺人与乐队还有Kazka、Sergey Mikhalok、Alexander Chemerov、Bjarki、Dub FX等等。

图片来自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随着俄乌Ju势的爆发,我们能预料到,“切尔诺贝利之声”也要承担新的使命。于是,有的艺人一如既往地发行音乐(许多小众的电子音乐作品,不一定是舞曲),有的艺人则发表演讲,有的艺人在海外帮助流离失所的同胞,有的艺人甚至弃“乐”从戎。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表演也是“切尔诺贝利之声”项目的一部分,因此,Woo York则来到了“死亡之城”切尔诺贝利,纪念核Xie漏事故落难者的同时,也通过音乐人自己的力量呼吁和平。下面跟随《电子音乐资讯》笔者Taylor的步伐,各位请观看这段视频。

视频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在切尔诺贝利某条废弃的铁路上,Woo York表演了大约一个小时。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影片,因为其中除了大量无人机拍摄的切尔诺贝利真实镜头,还有“切尔诺贝利之声”项目成员之一Korshunov嵌入的3D、AR视觉艺术。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如我们所见和所听,一个小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Minimal Techno、 Melodic Techno风格的曲子,炫酷的视觉效果与美妙的Techno音乐相得益彰,同时又反衬着(附近)这座“鬼城”的冷寂。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最后,值得一并相提的是,二人组还在上个月发行了他们今年唯“一”的两首作品《Land Of Heroes》《Melt》,Afterlife厂牌标志性的封面融合着蓝天与金色麦浪的配色(常规封面都是Melodic Techno和真House类的Melodic House,其它风格会另设模板),并以歌名表达其对自己Guo Jia的敬意,歌曲质量之佳是预料之中,读者可前往试听;同时,我们也为其送上美好的祝愿,祈福ZhanZheng(和Yi Qing)结束。

图片来自Afterlif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上属运营公司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2-05-10 20:00

也只有他们会去“切尔诺贝利禁区”打碟了

上个月,我们带大家们观看了意大利女子二人组Giolì & Assia在火山上表的视频(可阅读《把打碟及演奏表演带到火山是种什么体验?》回顾),虽然“火山打碟”称得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场景,但世界各国的火山太多,在火山上表演过的电音艺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图片来自Instagr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于上个月,又有一对DJ/制作人组合Woo York刷新了粉丝、观众脑海中的“另类”表演场景,他们竟前往比火山更独特的场所——核Xie漏地区(附近)开展打碟表演(标题同理,也是附近而不是中心),正如此前有读者留言评论道“地球上留给DJ表演的地方不多了”。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Woo York由两位成员Denys Andriyanov和Andrew Vanzhula在2009年成立,主攻Techno风格,十多年来低调地通过Afterlife、Drumcode、Dystopian等国际知名厂牌发行作品,(身为乌克兰人)在今年随着俄乌问题被更多人知晓。

图片来自Woo York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不过,Woo York这次的表演并不是简单地追求“与众不同”,如果你是一名忠实的Techno乐迷,你也许知道这个来自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艺人组合,而他们表演所处的地点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禁区”附近。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1986年4月26日,那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悲惨日子,是人类史上Zui严重的核Xie漏事故(没有之一)。三十六年后的4月28日,Woo York在“切尔诺贝利之声(Sounds Of Chornobyl)”项目的联合中选择用表演纪念这一事件。

图片来自Woo York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切尔诺贝利之声”是一个以(电子)音乐为载体的社会、文化项目,内部聚集了许多乌克兰(及其它地区的)电子音乐艺人及组合包括Woo York、Zavoloka、Voin Oruwu、Na Nich、Kaiser等;参加过还项目的其它流派艺人与乐队还有Kazka、Sergey Mikhalok、Alexander Chemerov、Bjarki、Dub FX等等。

图片来自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随着俄乌Ju势的爆发,我们能预料到,“切尔诺贝利之声”也要承担新的使命。于是,有的艺人一如既往地发行音乐(许多小众的电子音乐作品,不一定是舞曲),有的艺人则发表演讲,有的艺人在海外帮助流离失所的同胞,有的艺人甚至弃“乐”从戎。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表演也是“切尔诺贝利之声”项目的一部分,因此,Woo York则来到了“死亡之城”切尔诺贝利,纪念核Xie漏事故落难者的同时,也通过音乐人自己的力量呼吁和平。下面跟随《电子音乐资讯》笔者Taylor的步伐,各位请观看这段视频。

视频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在切尔诺贝利某条废弃的铁路上,Woo York表演了大约一个小时。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影片,因为其中除了大量无人机拍摄的切尔诺贝利真实镜头,还有“切尔诺贝利之声”项目成员之一Korshunov嵌入的3D、AR视觉艺术。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如我们所见和所听,一个小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Minimal Techno、 Melodic Techno风格的曲子,炫酷的视觉效果与美妙的Techno音乐相得益彰,同时又反衬着(附近)这座“鬼城”的冷寂。

图片来自Sounds Of Chornoby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最后,值得一并相提的是,二人组还在上个月发行了他们今年唯“一”的两首作品《Land Of Heroes》《Melt》,Afterlife厂牌标志性的封面融合着蓝天与金色麦浪的配色(常规封面都是Melodic Techno和真House类的Melodic House,其它风格会另设模板),并以歌名表达其对自己Guo Jia的敬意,歌曲质量之佳是预料之中,读者可前往试听;同时,我们也为其送上美好的祝愿,祈福ZhanZheng(和Yi Qing)结束。

图片来自Afterlif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上属运营公司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2-05-10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