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文章
介绍
账号
艺人
活动
确定
主页
文章
介绍
账号
艺人
活动
确定
属于电音爱好者的噪音处理法
昨日,笔者介绍了
(电子)音乐节现场常见的两大类型噪音,一种是拍打折扇(Fan Clacking),另一种是旁人的叫喊声“Woo Woo”
。文末有读者评论道,
后者在某些曲风现场上无伤大雅。确实,这正是笔者今日要强调的Ponits之一,也是噪音“脱敏”者必不可少的认知。
图片来自Instagr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首先,
并非所有的“Woo Woo”叫喊声都属于噪音
,
《“蹦迪”时你最不能忍受哪种噪音?》
一文中提到的请愿内容也把范围缩小至House Music单个曲风现场。换言之,
在有些场合,“Woo Woo”的存在有着其正面意义、受人们肯定。
图片来自Edmidentity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这也是“Woo Woo”(及其它类似)的叫声比拍打折扇的现象要普遍得多的缘故。甚至可以说,
“Woo Woo”的叫声在电音界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数十年前,“Woo Woo”尚未被人们当作是一种噪音。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海外论坛Reddit上就曾有用户召集电音社区一起溯本求源,寻找
谁才是“Woo Woo”叫声的“万恶之源”。获得最高票数的答案是《The Michael Zager Band - Let's All Chant》,一首来自1978年的Euro Disco经典作品
(好家伙,开始Cue真·蹦Disco了,但还没完,让我们继续赏读),可以明显地听到,人声“Woo Woo”穿插其中、十分洗脑。
视频来自《The Michael Zager Band - Let's All Chant》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行笔至此,《电子音乐资讯》笔者Taylor Aka.简单粗暴的美男不禁想起自己多年前的评论,
“Woo Woo”正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Disco Music以及Disco Dancing(真正的“蹦迪”)文化推动电子舞曲历史发展的“叕”一事迹,原来,我们现在玩的都是长辈们玩剩下的。
图片来自网易云音乐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后来的例曲就更多了,如Eurodance作品
《DJ Alligator - Blow My Whistle (B**ch)》中不仅有“Woo Woo”,还有贯穿全曲的口
哨声;《Eva Shaw - Space Jungle (Showtek Edit)》
则是EDM时代的“Woo Woo”代表作,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Raver们在Drop到来之前喊几声“Woo Woo”的习惯。
视频来自《DJ Alligator - Blow My Whistle (B**ch)》 | 《Eva Shaw - Space Jungle (Showtek Edit)》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所以我们知道,
“Woo Woo”最初是和Chant(s)、Whistle(s)一样为助兴而生,是人们痛快情绪的表达,也是真蹦迪文化、Rave文化的一部分,明令禁止“Woo Woo”是不现实的
,即便禁止了“Woo Woo”,也会类似的喊叫声、口哨声、折扇拍打声等等。那么,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避免这些声音的干扰呢?
图片来自小红书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秉持位于“P.L.U.R”之首的“Peace”原则,能和平解决咱就尽量别吵吵
。比如,有位Reddit用户曾表示自己跳舞时也会带一把折扇,上面写着“Anti Fan Clacking(反对拍打折扇)”,当旁人有人拍打折扇时,他便打开扇子给他们看,顺便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折扇噪音。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如果对方不听劝告,我们则可以选择戴上耳塞
,对许多电子音乐现场的Ravers来说,戴耳塞不失为一种值得加成的方法,因为耳塞能够更多地阻隔中、高频段声音,
那些清亮甚至尖锐的口哨声、折扇拍打声以及喊叫声会被耳塞大幅过滤,而(低频为主的)音乐依然够你跳舞。
图片来自爱奇艺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但若你是一位Headbanger,是中、高频的Heavy Dubstep爱好者而不想戴耳塞,那么,
咱们考虑三十六计之上计,挪个位置,
远离“Woo Woo”喊叫者或拍扇者几米、十几米,噪音听着可能就没那么刺耳了。
图片来自
爱奇艺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也就是说,
锐舞客人群繁杂、行为千奇百怪,我们难以根绝噪音的产生,只能从自己的“身”、“心”上多做改变
,而后者的作用也许是决定性的,因此,
我们还要改变对噪音的认知,正如首段笔者提到的“脱敏”。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个比方,
笔者所居住的小区绿化率较高、群鸟盘踞,春夏之际清晨4点就陆续能听到数十种鸟叫声
,音色各异、大小不一,
此前笔者也不堪其扰。后来,笔者将这些“噪音”视为一首长长的Ambient方向Bio曲目(Bio音乐的常见形式之一)
,甚至还拿来当Samples采样、制作音乐,
便不会觉得它们那么吵了。
图片来自
微信群聊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理,在夜店或电音节现场,我们大可
将乱入的口哨声视为DJ加入的Fx、把旁人拍打折扇的噪音视为音乐的“Breakbeat”、把“Woo Woo”视为内心的能量宣泄……让自己回归Rave本身,降低自己的噪音的敏感度,而当你对某些噪音不难么排斥,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它们。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在上个月末的电音节Ultra Miami 2022上,
Carl Cox尝试用Ableton Live和硬件(Hardware)合成器向其Hybrid Live Set中加入了不同步的Clap(s)、Kick(s),不仅多数Ravers并未察觉到这些“噪音”的
存在,即便察觉到了,他们也觉得音乐因此而变得更有趣起来。
图片来自Carl Cox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篇幅有限,以上是部分《电子音乐资讯》笔者作为乐迷对噪音的认知与体会,以及给广大电音/锐舞爱好者的建议;如你所见,
这些身体和心理上的行为改变不仅能在音乐现场避免或减弱被噪音的干扰,还能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此外,各位读者朋友们还有哪些摆脱噪音干扰的Tips呢?欢迎评论补充。当Get(学会)了这些Tips(小技巧)
,就差一场真正的电音节来让
我们
“
实践
”了——
在此依旧祈愿国内Yi Qing早日终结,让我们再次相聚线下,重塑充满PLUR的新锐舞场景。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上属运营公司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2-04-14 20:00
属于电音爱好者的噪音处理法
昨日,笔者介绍了
(电子)音乐节现场常见的两大类型噪音,一种是拍打折扇(Fan Clacking),另一种是旁人的叫喊声“Woo Woo”
。文末有读者评论道,
后者在某些曲风现场上无伤大雅。确实,这正是笔者今日要强调的Ponits之一,也是噪音“脱敏”者必不可少的认知。
图片来自Instagr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首先,
并非所有的“Woo Woo”叫喊声都属于噪音
,
《“蹦迪”时你最不能忍受哪种噪音?》
一文中提到的请愿内容也把范围缩小至House Music单个曲风现场。换言之,
在有些场合,“Woo Woo”的存在有着其正面意义、受人们肯定。
图片来自Edmidentity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这也是“Woo Woo”(及其它类似)的叫声比拍打折扇的现象要普遍得多的缘故。甚至可以说,
“Woo Woo”的叫声在电音界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数十年前,“Woo Woo”尚未被人们当作是一种噪音。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海外论坛Reddit上就曾有用户召集电音社区一起溯本求源,寻找
谁才是“Woo Woo”叫声的“万恶之源”。获得最高票数的答案是《The Michael Zager Band - Let's All Chant》,一首来自1978年的Euro Disco经典作品
(好家伙,开始Cue真·蹦Disco了,但还没完,让我们继续赏读),可以明显地听到,人声“Woo Woo”穿插其中、十分洗脑。
视频来自《The Michael Zager Band - Let's All Chant》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行笔至此,《电子音乐资讯》笔者Taylor Aka.简单粗暴的美男不禁想起自己多年前的评论,
“Woo Woo”正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Disco Music以及Disco Dancing(真正的“蹦迪”)文化推动电子舞曲历史发展的“叕”一事迹,原来,我们现在玩的都是长辈们玩剩下的。
图片来自网易云音乐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后来的例曲就更多了,如Eurodance作品
《DJ Alligator - Blow My Whistle (B**ch)》中不仅有“Woo Woo”,还有贯穿全曲的口
哨声;《Eva Shaw - Space Jungle (Showtek Edit)》
则是EDM时代的“Woo Woo”代表作,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Raver们在Drop到来之前喊几声“Woo Woo”的习惯。
视频来自《DJ Alligator - Blow My Whistle (B**ch)》 | 《Eva Shaw - Space Jungle (Showtek Edit)》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所以我们知道,
“Woo Woo”最初是和Chant(s)、Whistle(s)一样为助兴而生,是人们痛快情绪的表达,也是真蹦迪文化、Rave文化的一部分,明令禁止“Woo Woo”是不现实的
,即便禁止了“Woo Woo”,也会类似的喊叫声、口哨声、折扇拍打声等等。那么,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避免这些声音的干扰呢?
图片来自小红书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秉持位于“P.L.U.R”之首的“Peace”原则,能和平解决咱就尽量别吵吵
。比如,有位Reddit用户曾表示自己跳舞时也会带一把折扇,上面写着“Anti Fan Clacking(反对拍打折扇)”,当旁人有人拍打折扇时,他便打开扇子给他们看,顺便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折扇噪音。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如果对方不听劝告,我们则可以选择戴上耳塞
,对许多电子音乐现场的Ravers来说,戴耳塞不失为一种值得加成的方法,因为耳塞能够更多地阻隔中、高频段声音,
那些清亮甚至尖锐的口哨声、折扇拍打声以及喊叫声会被耳塞大幅过滤,而(低频为主的)音乐依然够你跳舞。
图片来自爱奇艺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但若你是一位Headbanger,是中、高频的Heavy Dubstep爱好者而不想戴耳塞,那么,
咱们考虑三十六计之上计,挪个位置,
远离“Woo Woo”喊叫者或拍扇者几米、十几米,噪音听着可能就没那么刺耳了。
图片来自
爱奇艺截图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也就是说,
锐舞客人群繁杂、行为千奇百怪,我们难以根绝噪音的产生,只能从自己的“身”、“心”上多做改变
,而后者的作用也许是决定性的,因此,
我们还要改变对噪音的认知,正如首段笔者提到的“脱敏”。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个比方,
笔者所居住的小区绿化率较高、群鸟盘踞,春夏之际清晨4点就陆续能听到数十种鸟叫声
,音色各异、大小不一,
此前笔者也不堪其扰。后来,笔者将这些“噪音”视为一首长长的Ambient方向Bio曲目(Bio音乐的常见形式之一)
,甚至还拿来当Samples采样、制作音乐,
便不会觉得它们那么吵了。
图片来自
微信群聊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理,在夜店或电音节现场,我们大可
将乱入的口哨声视为DJ加入的Fx、把旁人拍打折扇的噪音视为音乐的“Breakbeat”、把“Woo Woo”视为内心的能量宣泄……让自己回归Rave本身,降低自己的噪音的敏感度,而当你对某些噪音不难么排斥,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它们。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在上个月末的电音节Ultra Miami 2022上,
Carl Cox尝试用Ableton Live和硬件(Hardware)合成器向其Hybrid Live Set中加入了不同步的Clap(s)、Kick(s),不仅多数Ravers并未察觉到这些“噪音”的
存在,即便察觉到了,他们也觉得音乐因此而变得更有趣起来。
图片来自Carl Cox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篇幅有限,以上是部分《电子音乐资讯》笔者作为乐迷对噪音的认知与体会,以及给广大电音/锐舞爱好者的建议;如你所见,
这些身体和心理上的行为改变不仅能在音乐现场避免或减弱被噪音的干扰,还能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此外,各位读者朋友们还有哪些摆脱噪音干扰的Tips呢?欢迎评论补充。当Get(学会)了这些Tips(小技巧)
,就差一场真正的电音节来让
我们
“
实践
”了——
在此依旧祈愿国内Yi Qing早日终结,让我们再次相聚线下,重塑充满PLUR的新锐舞场景。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上属运营公司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2-04-14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