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蜜蜂”到“气氛组”的演变
老“拉扯”、老“斗智斗勇”了。简单说明两点,第一点,这又是一篇备用稿——指全职笔者(全职劳动作者)及其他(新媒体全职)工作人员提前撰写完这篇文章并将其长期封存在后台、于某些特定时期我们当天文章无法完成或被客观不可抗力耽误时,就只能发布备用稿以救急、起码解决不时之需。
第二点,这是一个特~别~古~老~的埋坑,早在《电子音乐资讯》多次撰写、科普、无论正面或负面地报道“气氛组”这个“夜店文化”、“夜店音乐”新工具人职位时,就曾埋坑道:“看似新颖的气氛组玩法,本质上只是远古时期的小蜜蜂改良版,工作比重大抵只是玩法变了”。
故,这次的埋坑,填坑的对象相当久远,似乎也少有甚至没有新媒体比我们更早撰写与“气氛组”相关的文章,不难揣测“小蜜蜂”这个坑填得有多早。如果早在十年前甚至更早时期就接触过“夜店文化”的朋友,对“小蜜蜂”这种令客人又爱又恨的“气氛组前世体”便不陌生。由于“气氛组”在《电子音乐资讯》此前的推文真的已经解释过太多太多了个回合了,所以笔者选择不将太多笔墨“荒废”在“气氛组”的今生篇幅上,仅简单概括:“气氛组”相当于夜店场景的演员,如今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部门或归属于舞台部的子部门,“气氛组员工”们平时的工作就是扮演Ravers、职业“假嗨”,带动夜店的气氛,间接诱导大客消费和“上头”。“气氛组”的诞生恰恰证明了夜店时代的变化,而在证明这一点之前,我们要将更多的篇幅用在“气氛组”的前世身上,也就是“小蜜蜂”。“小蜜蜂”与“气氛组”一样,都是夜店消费形式下强力的“托儿”,他们的任务是扮演顾客,有些诚恳地透露了身份、有些则瞒天过海,人为地创造夜店消费观,使消费模式滚雪球(而现在很多夜店销售人员,其实都是以前的“小蜜蜂”,所以说“小蜜蜂”的转型不仅限于“气氛组”,先埋坑,以后还会填坑其它N种“专职从业转变”)。不同于“气氛组”的“假嗨”、“假Raver”式带动场面的气氛和酒客们的饮酒、“蹦迪”(Clubbing)节奏,在“小蜜蜂”更适(硬)需的那个年代,他们的任务是与客人们一同进酒。说得难听点,是“陪酒、陪玩”;说得好听一些,他们也总能通过曾经非Rave的方式,让酒客们以更快的节奏喝完酒水,或使其释放醉劲儿,多点几瓶掺了兑水饮料的假威士忌。某种意义上总结地来说,“气氛组”和“小蜜蜂”都是演员,但他们需要扮演的角色是非常不一样的。到了“非字面EDM”当家做主的Rave时代,夜店场景往往能与电子、舞曲场景聚合,故夜店都需要“气氛组工作者”以一种视觉上的狂欢法则来提升夜店的品质,从好的一方面来说,Clubs已经有了Clubs应有的模样,客人们不再只是追求酒精进肚皮,也更在意“嗨”的氛围。图片来自Instagram Edi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这一方面,“小蜜蜂”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前世,也代表着中式夜店、酒吧消费观的过去式。作为传统的“小蜜蜂”完全可以从数十年前的、上世纪的迪斯科舞厅、中式夜总会、KTV(或RTV)大厅(如果有大厅的话)说起,在某些阶段,说中式夜店没有舞池文化不为过。图片来自Instagram Edi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在这种常见下,利用“气氛组人员”来带动气氛,从而再间接地形成客人们的满意程度,使客人们更愿意待久一些、喝更多的酒,是一种有利的“客流量数据维护投资”;但在“小蜜蜂”的时代,自愿“倒贴”上桌,陪客人喝酒、陪客人玩起酒桌游戏的“美女”,不仅能够让消费一般的散台快速清桌,也能让玩得起劲的大客在无意中超出预计的点单预算。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小蜜蜂”的辉煌时代,不仅证明了那时候的夜店并不需要Clubbing,不需要Rave Vibes,也孵化出了两种“小蜜蜂”群体,一种会很直白地让你知道她们是“小蜜蜂”,陪你喝酒陪你玩,混口饭吃;一种则看似更有“职业素养”,但也更令大客们咬牙切齿,她们往往会伪装成酒客,用各种方式吸引你消费,将自己的身份潜藏于功与名中。
图片来自Harper's Bazaar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不能说现在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小蜜蜂”,很多所谓的“商务场”、“花场”或者传统的夜总会,依然会以隐藏式的方式派出小蜜蜂来“骗氪”,或是相当直白地让你知道她是夜店营销分配的、上桌混口饭吃的酒精容器工作人员。也如同《电子音乐资讯》在2015到2016年的文章所说的那样,很多夜店还会将“小蜜蜂”美其名曰,编出各种奇怪的“黑话”、“唯一正确性话术”。图片来自Travel Tips - USA Today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但可以说,“气氛组”确实像极了“小蜜蜂”在当今夜店与电音文化交集甚广之时的新模式,虽然已经一点儿也不新了,换换汤不换药——带动酒客、舞客们进行消费的方式已经改变了,可“勾引”客人们、满足客人需求(更直白地说,他们在意的是夜店的环境、氛围,还是妖娆的异性)的“骗氪”目的不变。
就历史角度而言,之所以“小蜜蜂”是“气氛组”的前世,就是因为在特有的中式夜店“进化史”、“轮回史”内,初代“气氛组工作者们”就是由“小蜜蜂”转型而成的,从响应酒客的饮酒、陪玩需求再转向热舞的场景、人为打造“很嗨”的口碑,就如同电子音乐子风格的关系。所以,我们从来都不人为“气氛组”、“职业蹦迪队”是Ravers、Rave文化的创造物,它是夜店资本需求的创造物。
奶一波。据如今的夜店开倒车的客观事实来推断,中式夜店也可能因为电子音乐文化、电子音乐需求不再那么被看中、“夜店音乐”的离奇“出圈”等原因,而一点一点地不再那么需要“气氛组”了——这一点《ElectronicNegative》有过详细解释,更多人还在持续向电子负极全职作者投稿;届时,“小蜜蜂”再次成为酒桌热门“菜品”的轮回,也绝对不是令人惊讶的奇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