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同行的恶念使非法恶意投诉成为了一门生意
相信部分读者已经对近期发生的某些闹剧有所耳闻,但也只停留在“略知其一,不知全貌”的初态,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让更多人了解全过程,并且谨防遇上这类“碰瓷”行为。如果你是新媒体从业人士,这篇文章不仅应列入必备提纲,分享的重要性也溢于普通阅读。
图片来自CTM Festiva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虽然,我们在近期的次条文章或三条文章、四条文章中频繁地暗示此事,但这起故事中的恶魔,其实从2018年左右就开始密谋这一类恶事。可惜在两年前,微信公众平台有着比现在更严格的审核机制,他们妄加迫害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支持。
图片来自CTM Berli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当年(2018左右)的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侵权投诉”的审核还未采取万事避风港原则,他们(审核人员)会根据更多指标来判断文章是否侵权——不局限于商标和版权的注册,更涉及到投诉人是否真的有这个品牌的使用记录甚至是相关文章、被投诉方是否真的在内容中出现了侵害对方的部分,及这些相关部分是否真的严重到了“侵犯商誉权”的程度等等。
图片来自Cyberdemo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互联网规则越来越严格,或者是某些类似“KPI”的指标要求,还是其它我们难以确定、只能道听途说的原因,大约在近一年来,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侵权投诉”(注意,侵权投诉和违规投诉不一样,全文同)的审核方式越来越迫近万事避风港原则。图片来自Cyberdemo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只要投诉方享有相应的商标或者版权,即很容易攻破微信公众平台对所谓的“侵权投诉”的审核——哪怕这篇文章是对于某个品牌的正面报道,或者只是在一句话上沾了点边。这样“无头苍蝇”般的审核规则,让今日这类主人公,我们统称为碰瓷公司们,就趁机钻了空。
图片来自OZLEM Record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一家注册在福建的空头皮包公司,注册类型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从2020年11月初至中旬甚至12月,不断利用非法抢注、侵占他人的商标、版权的方式对微信公众平台站内的某些与他们的竞争对手相关的内容进行非法恶意投诉,其目的是为了彻底阻拦他们的竞争对手被第三方报道,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对方的品牌正常使用。图片来自DAIS Record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里有几个信息点需要提取出来强调——⑴他们并不是在合法的、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品牌,而是通过非法将别人已有多年使用记录的品牌进行非法注册商标和版权的行为,然后使用这些商标和版权对微信公众平台但凡报道到该品牌的内容一律投诉,冒充他们的竞争对手,贼喊捉贼,欲断其财路。
图片来自DAIS Record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⑵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获得这个品牌的中国代理权,只是以违反商标法、版权法的方式侵占了他人的品牌,所以笔者一直在强调他们的行为是“非法抢注”而不是“合法维权”。而且,被投诉方往往是一些新媒体平台、夜店、酒吧,与其没有竞争关系,只是因为报道了这个受竞争者欲极力打压的品牌,或与其建立了某种合作。图片来自Deep Tech Hous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⑶文案中提及的碰瓷公司,疑似“GAM ENAJD(逆)”的中国区代理,然后眼红“POT ENAJD(逆)”的中国区代理利用他们的排行榜、获取名次的DJ、巡演以及各种品牌变现的方式方法赚了钱,两者业务十分接近,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打压同行。图片来自DJ Hyp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但他们没有想到这类行为的后果必然是双输的,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他们会失去很多潜在客户的信任(尤其是女DJ和女DJ的签约经纪公司,如果他们知道这件事的话),也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错过很多潜在的、未来可能合作的俱乐部、场地和新媒体资源。
图片来自DJ Mag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该碰瓷公司不仅试图通过非法抢注“POT ENAJD(逆)”的商标和版权的方式,对微信公众平台站内的所有关于“POT ENAJD(逆)”的内容进行打压,更对“POT ENAJD(逆)”的正版代理合作的俱乐部发出了律师函,自命“我有版权我有商标,没我允许谁都不能跟这个品牌合作”,这种贼喊捉贼的丑戏,是真不怕把自己演下地狱去。图片来自DJ Mag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部分读者们可能知道,注册商标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于是在本文启程时便已提及,这家碰瓷公司为了压垮同行,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策划起了这一系列违法勾当。加上他们代理“GAM ENAJD(逆)”本质上就是为了用各种违法的方式骗钱,心打开始时就是黑的,后面这一系列骚操作也就不难理解了。图片来自EDM Exclusiv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好在歪门邪道的冒牌货终究斗不过真理。最终,取胜的仍会是正版与真相。「电子音乐资讯」的工作人员试图耗费半个多月的时间寻求法律帮助,续而通过“POT ENAJD(逆)”英国地区对中国代理的授权、中国代理对「电子音乐资讯」的授权、律师见证、英国公证(还未完成)等凭证,打赢了申诉这关。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也意味着,假如“GAM ENAJD(逆)”的中国代理公司,即非法抢注了“POT ENAJD(逆)”商标和版权的碰瓷公司,继续尝试对微信公众平台与“POT ENAJD(逆)”相关的内容发起恶意投诉,被投诉方也没必要认怂,通过中国代理的凭证、中国代理的授权、律师见证等手段,都能申诉成功(当然,前提是你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申诉)。图片来自A-STYL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另一方面,我们更必须提醒“GAM ENAJD(逆)”的中国代理公司,中国的电子音乐产业并不大,整体专业水准和成功的品牌数目都远不及一些领衔的西方国家。这种为了打压“POT ENAJD(逆)”而自掘坟墓,把国内的新媒体和夜店都得罪一遍的行为,真的大可不必。图片来自ELEN ALLIE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没有哪家成功的公司、品牌是利用对同行的非法打压(文章前面提醒过了,再提醒一次,这不是合法维权、为了自我保护而投诉,这是通过冒充同行的方式作妖,试图把同行搞垮)而取得成功的。全球能排入前一千名的企业,都不可能靠用这种害人害己的方式胜出。图片来自TechnoHeart Radio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请“GAM ENAJD(逆)”的中国代理公司自检不足之处,为什么“POT ENAJD(逆)”的中国代理能赚到更多的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再仔细反思反思这种挂“维权”招牌干违法之事的做法,真就能让你们成功上位吗?在笔者看来,只会把自己的蛋糕越切越小,还做恶做臭,最终落得没人愿意合作,连脏钱都没地方恰的结局。图片来自TechnoMag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经过「电子音乐资讯」的法律咨询、法律配合、法律建议与法律意见,“POT ENAJD(逆)”的中国代理公司现在已经对“POT ENAJD(逆)”商标发起无效化申请,也就是说通过商标局起诉的方式,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令碰瓷公司非法注册的商标失效。图片来自FCP SMALL WAL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在完成商标无效化申请后,“POT ENAJD(逆)”的中国代理公司还将继而申请“POT ENAJD(逆)”的商标,以正式、正规地获得“POT ENAJD(逆)”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保护。图片来自FL Studio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涉外方面,“POT ENAJD(逆)”的英国总公司也已经开始通过英国公证、中国驻英使馆公证的方式,进一步获得跨国商标保护。书面上可能只是三五百字的功夫,但实际上若要完全落实这一系列法律保障流程,时间总和不会低于两到三年。图片来自Shaz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类、相似品牌之间的竞争关系必不可少,打压同行的恶念在脑子里想想倒也就罢了,再赋予一些实际行动赢过同类、相似品牌才是实力之举。利用非法的方式搏出头,得罪了一堆第三方公司且不说,冷静下来想想:您觉得您斗得过天吗(一语千关,细品)?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即便只是站在「电子音乐资讯」的单方面角度,都有必要奉劝碰瓷公司收收自己那只够抗衡法盲的小把戏。或许你们(碰瓷公司)认为跟我们不会有什么合作,毕竟你们买不起我们的广告,所以得罪不得罪都不影响你们的职业生涯(毕竟搞非法抢注的公司就这点眼界)。图片来自超级赛亚人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但您们再照照镜子,您们这一出两三年酿一毒酒的招式,为你们落得什么好处了吗?投诉成功傻乐呵个半个月最后不还是被我们申诉回去了?到头来不过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了而已呗。球球您们了,自己放自己一条生路吧。想靠违法成功,进监狱是其一,最后得下地狱的。图片来自超级赛亚人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