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 Techno”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和预示
为了尽可能避免解读上的歧义与误会,且为正确梳理全文读法,正文开始前,笔者先要做些简要声明。“EDM Techno”并不是一种音乐类型,它更偏向于一种形容词或者情景。另一方面,考虑到“EDM Techno”还未正式地名词化,所以在正规文章书写中必须带上双引号。
图片来自爱情公寓5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双引号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是一个相当灵活的符号,斜杠符号亦是同理。而在这里,双引号能够体现出“EDM Techno”不是真的、具有形容词意的、代词意义大过原始正式名词意义的(引号、双引号的更多含义暂不长篇大论)。不过在本文语境中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诠释它还未正式被公认成Genre。
图片来自爱情公寓5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守旧派业余乐迷可能对“EDM Techno”嗤之以鼻,光是在字面上,这听起来就像是长着大象头部却有着企鹅身体(一个Meme,或许你看过),更别说承认这是一种“动物”了。若切换至主观角度——笔者恐怕能够与守旧派业余乐迷产生些共鸣,但绝不否认它正在发生。
图片来自爱情公寓5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自从Techno逐渐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火起来以后,想把它推向主流的资本家就越来越多。写到这里,部分读者们可能就会想到Business Techno。上世纪90年代,TWTMEGP和Maceo Plex联手推出、发起“Business Techno运动”,这场运动至今在全球饱受争议。图片来自vibbidi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其中,Stephan Bodzin便是“Business Techno运动”的坚决反对者,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未对“Business Techno运动”冰释前嫌。关于TWTMEGP携Maceo Plex和他们发动的“Business Techno运动”、Stephan Bodzin的“反Business Techno运动”将在未来展开。图片来自Cercl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虽然一直到去年,Business Techno才开始被Mixmag这类国际主流媒体讨论,但Business Techno实际上已经火很久很久了,在笔者刚刚听说Drumcode Records和Adam Beyer的“远古时期”就已经经常看到人们为了Business Techno而吵得不可开交(同理,会在未来展开)。但你以为这是一回事吗?至少这些音乐听起来不同意。“EDM Techno”像极了Business Techno变本加厉的行为,而且在主流趋势、商业趋势和资本运作的加持方面明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起码,Business Techno还没有真正进入EDM行业成为他们的业务。图片来自DJ Mag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EDM Techno”的例子不在未来,虽然它是一种未来的可能和现在的预示,但这样的音频作品和“物料”近在眼前。比如就在九天前,Revealed Recordings发布了《Maddix - Technology》,这是一首相当典型的“EDM Techno”,还符合这类音乐进入EDM社群的说法。图片来自Soundcloud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根本不是“Pop”或者“不Pop”的问题,《Maddix - Technology》简直有资格被当作2020年的“EDM Techno”代表作之一宣传和展示,作为音频资料来源都绰绰有余。作为“EDM Techno”之例,它比Business Techno的编排、结构、音色都更趋向于现在的EDM。我们当然还可以在这一方面解释得更加详细:比如说编排,正常情况下Techno的Drop编排不是这样,它的很多变化手段和Techno的变化手段不同,Synth主音色和走法也太EDM;结构无需赘述,典型的EDM结构,闭着眼睛都能听出整曲长度最多4分钟+;至于音色,它用的Lead、Synth、Bass很多都是EDM音色。
图片来自Revealed Recording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从受众角度上来说,由《Maddix - Technology》再度引出的“EDM Techno”问题并不是一个负面的事件,因为这样的音乐很容易吸引那些曾经就已经被EDM形式化的Electro House所影响的听众开始接触Techno。图片来自网易云音乐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更重要的是《电子音乐资讯》不用来传播负能量,负能量的内容是《ElectronicNegative》的工作,所以我们对“EDM Techno”持客观报道态度,不抑不扬。
图片来自Instagra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Revealed Recordings必然不是唯一一家涉足将EDM元素与Techno元素揉入一体且接受这类曲目发布和宣传的唱片厂牌。隔壁的Mixmash同样是一家具有影响力的EDM“厂商”,他们的子厂牌Mixmash Bold在今年2月14日发布了《Funky Craig - Techno Reload》。图片来自TRAXSOURC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诚然,笔者从《Funky Craig - Techno Reload》阶段就想撰笔关于“EDM Techno”这一有趣的、幽默的新形势。这首被认定为Mixmash开启Techno市场的作品,也是在看起来应用了Techno制作思维的躯壳中,实则灌入了很多EDM、Big Room的元素。即使读者朋友从没听过Funky Craig的其它音乐,也很可能在听完《Funky Craig - Techno Reload》后立刻认为Funky Craig平时做的音乐都是EDM,只是突然想试试Techno了,赶个潮流,所以整个制作手法还是用的EDM手法——编排、音色选择、解构甚至可以细化到效果器使用和不同片段间如何衔接的思想。图片来自Partyflock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由于一些EDM大厂牌纷纷尝试“EDM Techno”,很容易带动其它同类厂牌的积极性,无疑,2020年会有更多“EDM Techno”释出(推断≠预言)。但如果一定要追溯到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早的“EDM Techno”,可能是十年前的《I Love Techno 2010》。图片来自Lektroluv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I Love Techno》是唱片厂牌Lektroluv的每年一更的连载合辑,在2008年至2014年之间影响力相当大,笔者曾在2008年至2014年间多次被Lektroluv的这套合辑改变对Techno的认知度和审美。不过2010年Steve Aoki做客Lektroluv,属实是一个值得回顾的印迹。图片来自Spotify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I Love Techno》的玩法不是普通的合辑,而是由一名大牌艺人录制一份Continuous Mix,然后厂牌再把这份Continuous Mix里面的所有曲目签歌、收录到合辑中。我们可以叫它《I Love Techno 2010 (Continuous Mix)》或者《I Love Techno 2010 (Mixed By Steve Aoki》,这两种说法都被Lektroluv使用。图片来自Discog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张合辑内包含的部分单曲便是我们现在描述为“EDM Techno”的东西,虽然当时“非字面的EDM”也刚刚成型不久(“非字面EDM”≠“字面Electronic Dance Music”,不赘述),但其中的部分曲目已经不能直接用Business Techno或者Electro House全面描述。《Mr. Oizo - Rubber》就在这种结合表现得比较容易识别。《TAI - Paradise Poltergeist》也是。合辑内的很多单曲都是这种感觉,要EDM不EDM,要Techno不Techno,或许两者皆是?考虑到文章过长阅读体验不佳,本文不一一介绍。
Soundcloud上也有一些音乐制作人使用了“EDM Techno”这个流媒体标签(Tag),但质量普遍不高。许多“EDM Techno”作品存在EDM元素和Techno元素不搭的“听感”,第一原因是两种音乐本身就有相违背的逻辑,第二原因是制作人们对两者的把控能力、协调能力一般。图片来自Soundcloud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综上,如果一定要追溯到“EDM Techno”的物质存在证据,2010年到2020年之间的十年内有着太多太多例子,只不过大家都不习惯把它们叫作“EDM Techno”。如今,更多EDM大厂牌对Techno产生关注,才终于使“EDM Techno”离成型的目标有了些苗头,起码受欢迎化。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