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主流夜店导向之“墨尔本弹跳”从爆红到过气再至复兴

在过去的十年里,“墨尔本弹跳”经历了从爆红到过气再到复兴的三大阶段,尤其在中国、韩国等亚洲分布地区最为明显,甚至清晰过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市场变化。考虑到这是一种“西方音乐”风格,本文不仅会围绕亚洲地区详解趋势,也会涉及到全世界的来龙去脉。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中的KTV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不介意重新介绍一遍“什么是Melbourne Bounce”。Melbourne Bounce是当年整个大洋洲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它与“非字面的EDM”起源时间相近,均为2010年左右。不要嫌弃这是一种不好的音乐风格,任何音乐风格都有主观审美、气场以及质量。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起源,它不是天生臭名昭著,起初,Melbourne Bounce也经历过一段被热捧且享有新鲜感的全球受欢迎时期。因为墨尔本的锐舞青年们对这种本地曲风热情洋溢,“墨尔本弹跳”很快在墨尔本夜店成为主要的主流音乐。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上世纪90年代(约1992年左右),纯正的Electro House在世界上诞生,一直到90年代末期,Electro House变得越来越商业,不再是传统Electro与传统House的结合体。而就在2010年左右,Electro House也有幸成为了“非字面EDM”的母类型,在美国派生出EDM。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样,Melbourne Bounce也是商业化的Electro House在2010年左右派生出来的子类型,它甚至被认为是根据美洲EDM审美到大洋洲以后入乡随俗、根据当时的澳洲年轻人们对电音、舞曲的理解而发生的变化。很多澳洲DJ/制作人也因为这种流派而在全球一举成名。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例如来自墨尔本的Will Sparks,从2012年开始播放和制作Melbourne Bounce值得一提的是,在Melbourne Bounce还未成型的早期,这种曲风还以Melbourne House和Melbourne Beats为别名,来听听他制作的该流派的作品《Ah Yeah!》。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许多EDM萌新可能误以为Melbourne Bounce的“新潮流”、“新时尚”,但刚才我们举例的这首音乐实际上发布于2012年,而且在当年就已经远近闻名。笔者依稀记得在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很多中外舞曲网站都将这首音乐排在极高的位置,根据下载量或主观调位。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又例如同为澳大利亚墨尔本本地的Melbourne Bounce先行者之一的Joel Fletcher与Deorro在2012年合作发布的《Queef (Original Mix)》,也属于在当年就红到不可一世的例子,之所以以他们为例子,是因为他们真正见证了这种类型向全球扬旗的早期阶段。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


第三个例子,我们不再以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本地DJ/制作人为例,也不是刚才提到的美国DJ/制作人Deorro,而是与Deorro同样来自美国的TJR。作为一名从2010~2011年及左右就开始参与这种流派的巨星,TJR在当年发布的部分作品几乎起到了进口作用的无冕地位。听听它的《Feel It》,也是一首早在2013年左右就红遍全球的曲目。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


听完这些音乐,是否似曾相似呢?是的,对于不少国内的Ravers和夜店舞客而言,Melbourne Bounce是一种启蒙。这种音乐严重受到商业Electro House和Big Room House的影响,但在部分配器上进行了改造,以衍生创子类型。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与商业Electro House和Big Room House的相似之处体现在它们的鼓组,典型的EDM Kick、Kick Clap,以及它们在Build-Up部分的Snare-Roll,甚至是这种音乐的Sub-Bass,一拍一Kick夹杂Kick→Clap→Kick→Clap的节奏型,再比如它们的结构,听似大同小异。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尽管相同之处明显,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其实也很明显。譬如Melbourne Bounce最具听感象征性区别的Off-Beat Bass(反拍贝斯),不了解的朋友们可以在我们的历史消息中搜搜关键词。再例如它们的Bassline,实际上也很有象征性,整体律动很独特,很“弹跳”。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虽起初得利于澳大利亚,且向全球声张,曾经形成全球热势,但墨尔本本地的孩子们并不总是对Melbourne Bounce充满热情。Melbourne Bounce火得快,过时也快,2015~2016年左右,澳大利亚的许多夜店就已经不再传播这种音乐,尽管那时它们在澳大利亚备受欢迎。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土味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自2018年起,澳大利亚尤其是墨尔本本地的Ravers更是对这种“国宝”、“市宝”级音乐类型变得嗤之以鼻,嫌弃这种音乐“太土”、“太不上档次”,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Fisher/Dom Dolla等等精通Naughty Tech House的DJ/制作人成为了澳洲的新一批代表性电音人物,打造着一首又一首全球前十热单。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十分讽刺的是,也正是在澳大利亚最嫌弃Melbourne Bounce的深灰色时期,亚洲突然重拾2013年到2015年的夜店主流(尤其是中国和韩国)重新将Melbourne Bounce推回神坛。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中韩夜店、活动主办方、DJ/制作人们开始展开一系列谎言,Melbourne Bounce以及它的子类型Minimal Bounce/Vina House具有邪念地包装成“韩国Disco”、“韩国土嗨”、“土嗨”、“韩国Bounce”等产物,使一点也不韩风的墨尔本风换上马甲,穿起韩版的皮囊,摇曳在抱抱摇俱乐部场景中(ElectronicNegative可能对中韩主办方试图冒领该流派一事做略带攻击性的讲解)。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Minimal Bounce/Vina House(备注:其它无关的音乐类型也会在这样的夜店派对被播放,在此不详细列举,日后再议)的复兴本无大碍,这种商业Electro House的衍生物在独有子类型特性之二的“风骚的Bassline”和Bass律动方式的影响下,我们极易理解它为何吻合大众口味。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0-01-22 20:00

商业主流夜店导向之“墨尔本弹跳”从爆红到过气再至复兴

在过去的十年里,“墨尔本弹跳”经历了从爆红到过气再到复兴的三大阶段,尤其在中国、韩国等亚洲分布地区最为明显,甚至清晰过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市场变化。考虑到这是一种“西方音乐”风格,本文不仅会围绕亚洲地区详解趋势,也会涉及到全世界的来龙去脉。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中的KTV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不介意重新介绍一遍“什么是Melbourne Bounce”。Melbourne Bounce是当年整个大洋洲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它与“非字面的EDM”起源时间相近,均为2010年左右。不要嫌弃这是一种不好的音乐风格,任何音乐风格都有主观审美、气场以及质量。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起源,它不是天生臭名昭著,起初,Melbourne Bounce也经历过一段被热捧且享有新鲜感的全球受欢迎时期。因为墨尔本的锐舞青年们对这种本地曲风热情洋溢,“墨尔本弹跳”很快在墨尔本夜店成为主要的主流音乐。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上世纪90年代(约1992年左右),纯正的Electro House在世界上诞生,一直到90年代末期,Electro House变得越来越商业,不再是传统Electro与传统House的结合体。而就在2010年左右,Electro House也有幸成为了“非字面EDM”的母类型,在美国派生出EDM。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样,Melbourne Bounce也是商业化的Electro House在2010年左右派生出来的子类型,它甚至被认为是根据美洲EDM审美到大洋洲以后入乡随俗、根据当时的澳洲年轻人们对电音、舞曲的理解而发生的变化。很多澳洲DJ/制作人也因为这种流派而在全球一举成名。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例如来自墨尔本的Will Sparks,从2012年开始播放和制作Melbourne Bounce值得一提的是,在Melbourne Bounce还未成型的早期,这种曲风还以Melbourne House和Melbourne Beats为别名,来听听他制作的该流派的作品《Ah Yeah!》。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许多EDM萌新可能误以为Melbourne Bounce的“新潮流”、“新时尚”,但刚才我们举例的这首音乐实际上发布于2012年,而且在当年就已经远近闻名。笔者依稀记得在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很多中外舞曲网站都将这首音乐排在极高的位置,根据下载量或主观调位。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又例如同为澳大利亚墨尔本本地的Melbourne Bounce先行者之一的Joel Fletcher与Deorro在2012年合作发布的《Queef (Original Mix)》,也属于在当年就红到不可一世的例子,之所以以他们为例子,是因为他们真正见证了这种类型向全球扬旗的早期阶段。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


第三个例子,我们不再以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本地DJ/制作人为例,也不是刚才提到的美国DJ/制作人Deorro,而是与Deorro同样来自美国的TJR。作为一名从2010~2011年及左右就开始参与这种流派的巨星,TJR在当年发布的部分作品几乎起到了进口作用的无冕地位。听听它的《Feel It》,也是一首早在2013年左右就红遍全球的曲目。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


听完这些音乐,是否似曾相似呢?是的,对于不少国内的Ravers和夜店舞客而言,Melbourne Bounce是一种启蒙。这种音乐严重受到商业Electro House和Big Room House的影响,但在部分配器上进行了改造,以衍生创子类型。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与商业Electro House和Big Room House的相似之处体现在它们的鼓组,典型的EDM Kick、Kick Clap,以及它们在Build-Up部分的Snare-Roll,甚至是这种音乐的Sub-Bass,一拍一Kick夹杂Kick→Clap→Kick→Clap的节奏型,再比如它们的结构,听似大同小异。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尽管相同之处明显,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其实也很明显。譬如Melbourne Bounce最具听感象征性区别的Off-Beat Bass(反拍贝斯),不了解的朋友们可以在我们的历史消息中搜搜关键词。再例如它们的Bassline,实际上也很有象征性,整体律动很独特,很“弹跳”。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虽起初得利于澳大利亚,且向全球声张,曾经形成全球热势,但墨尔本本地的孩子们并不总是对Melbourne Bounce充满热情。Melbourne Bounce火得快,过时也快,2015~2016年左右,澳大利亚的许多夜店就已经不再传播这种音乐,尽管那时它们在澳大利亚备受欢迎。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土味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自2018年起,澳大利亚尤其是墨尔本本地的Ravers更是对这种“国宝”、“市宝”级音乐类型变得嗤之以鼻,嫌弃这种音乐“太土”、“太不上档次”,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Fisher/Dom Dolla等等精通Naughty Tech House的DJ/制作人成为了澳洲的新一批代表性电音人物,打造着一首又一首全球前十热单。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十分讽刺的是,也正是在澳大利亚最嫌弃Melbourne Bounce的深灰色时期,亚洲突然重拾2013年到2015年的夜店主流(尤其是中国和韩国)重新将Melbourne Bounce推回神坛。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中韩夜店、活动主办方、DJ/制作人们开始展开一系列谎言,Melbourne Bounce以及它的子类型Minimal Bounce/Vina House具有邪念地包装成“韩国Disco”、“韩国土嗨”、“土嗨”、“韩国Bounce”等产物,使一点也不韩风的墨尔本风换上马甲,穿起韩版的皮囊,摇曳在抱抱摇俱乐部场景中(ElectronicNegative可能对中韩主办方试图冒领该流派一事做略带攻击性的讲解)。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Minimal Bounce/Vina House(备注:其它无关的音乐类型也会在这样的夜店派对被播放,在此不详细列举,日后再议)的复兴本无大碍,这种商业Electro House的衍生物在独有子类型特性之二的“风骚的Bassline”和Bass律动方式的影响下,我们极易理解它为何吻合大众口味。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20-01-2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