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无数中国网友二十载的“土嗨元素”究竟是何方神圣?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广泛的听觉空间中,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引导、激励或者伤害着每个人的心灵和意志。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神秘的声音已经迷惑了无数中国网友,甚至是线下数亿父老乡亲,男女老少通杀,成为了14亿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虚拟乐器。

Around The World (La La La La La) (伴奏) (In the Style of "ATC")
Stingray Music

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年风靡全球一时的Eurodance/Italo Dance从欧洲吹响并且传到中国,以打口碟、磁带等方式,成为了当年最街头的舞曲类型。而这两类音乐以及它们的子类型,充分体现着一个音色特点,那就是今天的传奇重点:Off-Beat Bass。

Maya Hi, Maya Hu
Crazy Frog

当然,不仅Eurodance/Italo Dance往往有Off-Beat Bass这一元素,相似近期于上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出现的Euro Disco/Euro House/Italo House/Hard Dance也都纷纷具有Off-Beat Bass的特点。这一特点甚至为2019年下半年的韩国Bounce扮演着祖先角色。

All I Ever Wanted (Radio Edit)
Basskiller

多数情况下,我们更习惯将Off-Beat Bass翻译为“反拍贝斯”,或者干脆更接地气地半汉化为“反拍Bass”。它链接了自打口碟跳舞音乐时代至今的中国电音版图,但也从来没有成功脱离“土嗨元素”的称谓,即便人们逐渐开始明白土嗨不是一种曲风,而像是一种现象级现象。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先来观看一个Off-Beat Bass视频,了解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我们有权利把它视为一种客观现象,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十四亿人都曾经受这种音色或大或小、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听说,Off-Beat Bass和“放屁Lead”、“喇叭Lead”更搭哦。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紧接着,我们配合视频继续介绍这种具有魔力的、迷惑人们二十余载,至今无数次跟随曲风新浪潮在商业市场和主流市场复兴的东西到底是何方神圣。Off-Beat在音乐中往往被定义为4/4拍中的第二拍和第四拍,而On-Beat则被定义为4/4拍中的第一拍和第三拍。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Off-Beat Bass是一种由Eurodance/Italo Dance掀起的奇特人类听觉刺激,人们对这种听觉刺激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Low到极致也有人认为它简直是最奢华、最值得卡座大佬们夜消20万的因。至于为什么它对人们的冲击如此浩大,科学家还没有给出解释。但说白了,它就只是在第二拍和第四拍间奏的Bass音色而已。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2010年左右,随着EDM浪潮在美国诞生,当代反拍贝斯音乐类型(以Off-Beat Bass为主要特点的曲风)之一Melbourne Bounce随之起源于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 Bounce被认为是商业Electro House的分支。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最大的特点,以及它与商业Electro House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Melbourne Bounce标志性的Off-Beat Bass音色。那些放在第二拍和第四拍的Bass,再搭配旋律简单且洗脑的特定Lead,曾为了21世纪最大的反拍贝斯新舞波。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值得注意的是,Hard Dance在国内往往被错误理解为Hardstyle/Hardcore等相关类型的统称,但实际上Hard Dance是Hard House/Hard Trance与Eurodance结合并演变出来的特定子类型,并不是一个统称,而这种类型通常也包含着Off-Beat Bass这一元素。至于它是单一类型或是统称的问题早有多次复述,本文不扩开。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自Hardstyle在夜店掀起波澜后,Hardstyle子类型之一Reverse Bass也成为了商业舞池中重要的促舞因子。同样,Reverse Bass在编排中通常带有Off-Beat Bass元素,也就是至少会有一个以上的编排在第二拍和第四拍并重复演奏的Off-Beat Bass轨道。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再到当下,除Underground Club外,中国的多数商业夜店、主流夜店已经被从韩国吹来的Bounce热潮所垄断,只要由韩国DJ或韩风浓郁的中国籍DJ播放出来的Melbourne Bounce和Minimal Bounce,似乎对热衷于墨镜和抱抱摇的孩子们就是最香的。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韩国Bounce没有太高的解构价值,无非只是韩国的Melbourne Bounce和Minimal Bounce,但韩国Bounce能够风靡一时似乎并不新鲜。与90年代的Italo Dance/Eurodance一致,他们的Off-Beat Bass潜藏着难以从心理上分析和拆解的迷惑之力。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让我们回到原点。事实上,土嗨二字并不是一种音乐风格,它也不是这类Off-Beat Bass音乐类型的中文名称,但这类带有Off-Beat Bass元素的音乐似乎客观地被迫地与土嗨二字紧密串联。自2004年左右,具有土嗨行为的人群不断被“重定向”,唯一不变的,只有它与Off-Beat Bass的亲密联系。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土嗨一词的成立原因在于中国有不少人因为受到一系列网站的误导,错误地将DJ理解为一种音乐风格,在早期极度畸形化的电音市场中,人们并不理解DJ是一种职业名词。这类将DJ误归为曲风并自定义为“DJ音乐爱好者”的人群建立了专属的维度,并被光荣称作土嗨。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而其中的另一层关系在于这些被称之为土嗨的人群,或者大白话地说,将DJ错误理解为一种音乐的人群,他们被贴上土嗨标签时喜欢的音乐,多数为C-Pop歌曲被Bootleg为Italo Dance/Eurodance或其它具有反拍贝斯元素的字面电子舞曲。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除去海量的土嗨术语错误将DJ当成音乐风格使用并四次元对三次元的如病毒控制般形成了数亿土嗨人群外,盗曲、舞曲内的抄袭冒充原创的行为等蜂拥而至的现象可能也是土嗨文化成形后陆续释出的九牛一毛。这类故事不再赘述,毕竟都是过去式了,指不定一句Off-Beat Bass天下第一就风轻云淡,但纠正文化漏洞却相当不简单。

视频来自ElectronicNegativ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显然,这些音乐也最容易被错误地称作“DJ版”或“DJ舞曲”等将DJ不恰当地表达为音乐流派的土嗨界常见词汇。综上所述,自90年代中文流行音乐被Bootleg为Italo Dance/Eurodance为起点再到“包房音乐”,无非都是对Off-Beat Bass的精神崇拜。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如果你对Off-Beat Bass有更深的兴趣,也可以自行探索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曾经主导电子音乐、跳舞音乐方向的Hands Up,那也是一个被老前辈们认作里程碑的时期,虽然那时国内Hands Up质量的水准普遍不高还不规范,但真的帮助部分国内制作人开始赚到钱了。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没有从任何角度、向度、维度、广度、深度将Off-Beat Bass真正理解为土嗨元素,为其加上双引号,也是因为笔者客观地认为Off-Beat Bass并不是土嗨人群存在的原因,对文化的误解和扭曲才是土嗨人群存在的根本。Off-Beat Bass只是刚刚好被他们所热衷罢了。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即便是如今被戏称为“俄国土嗨”、“毛子土嗨”的Hard Bass,也具有Off-Beat Bass的特点,业内夹杂着无数的自嘲和戏谑。但你如果看懂这篇文章了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土嗨音乐”说白了就是反拍贝斯音乐,可Off-Beat Bass没有错,错只在文化认知AKA.无知。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XS Project

没有人抹黑土嗨或者Off-Beat Bass,恰恰相反,人们有意识地为Off-Beat Bass建立正确地认知,使其摆脱最尴尬的境地,或将成为超前目前市场多年的、未来的共同目标。艺术没有糟蹋人,但人糟蹋了艺术,Off-Beat Bass Forever,Low-High R.I.P。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12-20 20:00

迷惑无数中国网友二十载的“土嗨元素”究竟是何方神圣?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广泛的听觉空间中,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引导、激励或者伤害着每个人的心灵和意志。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神秘的声音已经迷惑了无数中国网友,甚至是线下数亿父老乡亲,男女老少通杀,成为了14亿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虚拟乐器。

Around The World (La La La La La) (伴奏) (In the Style of "ATC")
Stingray Music

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年风靡全球一时的Eurodance/Italo Dance从欧洲吹响并且传到中国,以打口碟、磁带等方式,成为了当年最街头的舞曲类型。而这两类音乐以及它们的子类型,充分体现着一个音色特点,那就是今天的传奇重点:Off-Beat Bass。

Maya Hi, Maya Hu
Crazy Frog

当然,不仅Eurodance/Italo Dance往往有Off-Beat Bass这一元素,相似近期于上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出现的Euro Disco/Euro House/Italo House/Hard Dance也都纷纷具有Off-Beat Bass的特点。这一特点甚至为2019年下半年的韩国Bounce扮演着祖先角色。

All I Ever Wanted (Radio Edit)
Basskiller

多数情况下,我们更习惯将Off-Beat Bass翻译为“反拍贝斯”,或者干脆更接地气地半汉化为“反拍Bass”。它链接了自打口碟跳舞音乐时代至今的中国电音版图,但也从来没有成功脱离“土嗨元素”的称谓,即便人们逐渐开始明白土嗨不是一种曲风,而像是一种现象级现象。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先来观看一个Off-Beat Bass视频,了解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我们有权利把它视为一种客观现象,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十四亿人都曾经受这种音色或大或小、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听说,Off-Beat Bass和“放屁Lead”、“喇叭Lead”更搭哦。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紧接着,我们配合视频继续介绍这种具有魔力的、迷惑人们二十余载,至今无数次跟随曲风新浪潮在商业市场和主流市场复兴的东西到底是何方神圣。Off-Beat在音乐中往往被定义为4/4拍中的第二拍和第四拍,而On-Beat则被定义为4/4拍中的第一拍和第三拍。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Off-Beat Bass是一种由Eurodance/Italo Dance掀起的奇特人类听觉刺激,人们对这种听觉刺激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Low到极致也有人认为它简直是最奢华、最值得卡座大佬们夜消20万的因。至于为什么它对人们的冲击如此浩大,科学家还没有给出解释。但说白了,它就只是在第二拍和第四拍间奏的Bass音色而已。

视频来自Youtub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2010年左右,随着EDM浪潮在美国诞生,当代反拍贝斯音乐类型(以Off-Beat Bass为主要特点的曲风)之一Melbourne Bounce随之起源于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 Bounce被认为是商业Electro House的分支。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Melbourne Bounce最大的特点,以及它与商业Electro House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Melbourne Bounce标志性的Off-Beat Bass音色。那些放在第二拍和第四拍的Bass,再搭配旋律简单且洗脑的特定Lead,曾为了21世纪最大的反拍贝斯新舞波。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值得注意的是,Hard Dance在国内往往被错误理解为Hardstyle/Hardcore等相关类型的统称,但实际上Hard Dance是Hard House/Hard Trance与Eurodance结合并演变出来的特定子类型,并不是一个统称,而这种类型通常也包含着Off-Beat Bass这一元素。至于它是单一类型或是统称的问题早有多次复述,本文不扩开。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自Hardstyle在夜店掀起波澜后,Hardstyle子类型之一Reverse Bass也成为了商业舞池中重要的促舞因子。同样,Reverse Bass在编排中通常带有Off-Beat Bass元素,也就是至少会有一个以上的编排在第二拍和第四拍并重复演奏的Off-Beat Bass轨道。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再到当下,除Underground Club外,中国的多数商业夜店、主流夜店已经被从韩国吹来的Bounce热潮所垄断,只要由韩国DJ或韩风浓郁的中国籍DJ播放出来的Melbourne Bounce和Minimal Bounce,似乎对热衷于墨镜和抱抱摇的孩子们就是最香的。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韩国Bounce没有太高的解构价值,无非只是韩国的Melbourne Bounce和Minimal Bounce,但韩国Bounce能够风靡一时似乎并不新鲜。与90年代的Italo Dance/Eurodance一致,他们的Off-Beat Bass潜藏着难以从心理上分析和拆解的迷惑之力。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让我们回到原点。事实上,土嗨二字并不是一种音乐风格,它也不是这类Off-Beat Bass音乐类型的中文名称,但这类带有Off-Beat Bass元素的音乐似乎客观地被迫地与土嗨二字紧密串联。自2004年左右,具有土嗨行为的人群不断被“重定向”,唯一不变的,只有它与Off-Beat Bass的亲密联系。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土嗨一词的成立原因在于中国有不少人因为受到一系列网站的误导,错误地将DJ理解为一种音乐风格,在早期极度畸形化的电音市场中,人们并不理解DJ是一种职业名词。这类将DJ误归为曲风并自定义为“DJ音乐爱好者”的人群建立了专属的维度,并被光荣称作土嗨。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而其中的另一层关系在于这些被称之为土嗨的人群,或者大白话地说,将DJ错误理解为一种音乐的人群,他们被贴上土嗨标签时喜欢的音乐,多数为C-Pop歌曲被Bootleg为Italo Dance/Eurodance或其它具有反拍贝斯元素的字面电子舞曲。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除去海量的土嗨术语错误将DJ当成音乐风格使用并四次元对三次元的如病毒控制般形成了数亿土嗨人群外,盗曲、舞曲内的抄袭冒充原创的行为等蜂拥而至的现象可能也是土嗨文化成形后陆续释出的九牛一毛。这类故事不再赘述,毕竟都是过去式了,指不定一句Off-Beat Bass天下第一就风轻云淡,但纠正文化漏洞却相当不简单。

视频来自ElectronicNegative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显然,这些音乐也最容易被错误地称作“DJ版”或“DJ舞曲”等将DJ不恰当地表达为音乐流派的土嗨界常见词汇。综上所述,自90年代中文流行音乐被Bootleg为Italo Dance/Eurodance为起点再到“包房音乐”,无非都是对Off-Beat Bass的精神崇拜。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如果你对Off-Beat Bass有更深的兴趣,也可以自行探索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曾经主导电子音乐、跳舞音乐方向的Hands Up,那也是一个被老前辈们认作里程碑的时期,虽然那时国内Hands Up质量的水准普遍不高还不规范,但真的帮助部分国内制作人开始赚到钱了。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我们没有从任何角度、向度、维度、广度、深度将Off-Beat Bass真正理解为土嗨元素,为其加上双引号,也是因为笔者客观地认为Off-Beat Bass并不是土嗨人群存在的原因,对文化的误解和扭曲才是土嗨人群存在的根本。Off-Beat Bass只是刚刚好被他们所热衷罢了。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即便是如今被戏称为“俄国土嗨”、“毛子土嗨”的Hard Bass,也具有Off-Beat Bass的特点,业内夹杂着无数的自嘲和戏谑。但你如果看懂这篇文章了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土嗨音乐”说白了就是反拍贝斯音乐,可Off-Beat Bass没有错,错只在文化认知AKA.无知。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XS Project

没有人抹黑土嗨或者Off-Beat Bass,恰恰相反,人们有意识地为Off-Beat Bass建立正确地认知,使其摆脱最尴尬的境地,或将成为超前目前市场多年的、未来的共同目标。艺术没有糟蹋人,但人糟蹋了艺术,Off-Beat Bass Forever,Low-High R.I.P。

视频来自G**gle Images 视频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12-20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