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经历为什么那么重要?演出经历不多就是萌新吗?
我们总是在强调文化与商业之间既有共存关系,又有矛盾关系。有些事情站在文化角度根本不能说明任何事,或者说站在能力角度也不足以作为印据、论点,但却在商业角度中价值连城。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对象,便可能在部分不同立场存在截然相反的价值和效果。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为了迎合当今读者喜欢“开门见山”的习惯,太多前言铺垫可能造成30%到40%的极速跳出率,所以请原谅本文作者直奔主题。演出经历,意指一名DJ或者一名DJ/制作人曾经以巡演工作、零散的嘉宾工作、驻场工作等方式在舞台上表演的履历,但也适用于其它表演行业。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此时以DJ为例,许多DJ可能在夜店驻场了十余年,如果把驻场的DJ Set算上,恐怕在舞台经验上并不匮乏。但事实的情况是,在一名DJ或DJ/制作人的Press Kit/Bio中,往往只会计入以Guest DJ的形式进行的表演,只有少数人可能钻牛角尖地计入驻场打碟的次数。很多“老DJ”总是能以丰富的演出经历说服更多主办方,然后实现变现,获取收益,吃喝不愁,说句题外话,靠资历和演出经历到各个夜店讨Booking的“老DJ”可着实赚得比领头新媒体/KOL多得多。有需求就有市场,谁让各大夜店就看中舞台上的姜辣不辣呢?图片来自Instagram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于某些才华横溢的DJ/制作人来说并不公平,尤其是主攻DJ、辅攻Producer的艺人们,在面对这样的市场隐藏条款时很可能受挫。他们说不定有着比“老DJ”强上百倍的制作水准,反复磨练下强劲的舞台表现力和出色的打碟本领……图片来自Instagram
但是,他们却可能因为演出经历不足,而难以获得各大夜店的Booking,有一部分更甚连驻场DJ的工作都找不到,只好用爱发电——即使实力不允许他们用爱发电。这就形同一些技多不压身的才子初入职场,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却要求他有10年工作经验的遭遇。图片来自Instagram
以入职电器公司为例,假设你是一名优秀的、杰出的、能力在中国算得上前五十的电器发明家,以个人名义已经创造出了一些广为人知的电器,甚至在科技上有所造诣。但现在你需要变现,你需要赚钱,电器销售公司却不给予你机会,认为你没有足够的销售经验。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但说不定你的销售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都比一般的、月薪不到2万的一线城市销售员强得多,这就非常矛盾了,经验是靠争取的,舞台经历更甚。有许多人驻场了十余年,把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的Clubs跑了个遍,不还是在舞曲网上盗曲吗?部分人连DJ的意思都不明白。图片来自Instagram
头尾呼应,再论为何本文开头时提及“有时候演出经验在不同立场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价值和效果”。举个例子,有些艺人注定就是走“少演出、高质量”的路线的,世界上最有名的“少演出、高质量”的名字之一最起码有无人不晓的Daft Punk。图片来自Instagram
那么对于这类“少演出、高质量”的名字来说,“演出多就是牛逼、演出少的话我们很难相信他的演出质量和作品质量”这套逻辑还行得通吗?不是没有人Booking Daft Punk,而是Daft Punk根本没有开通Booking Agency渠道。但……他们的Live Set却很难挑出不足。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我们不否认演出经历的重要性,毕竟在如今全球化的资本运作里,很多企业、各行各业在招募人才时的确都特别看中经验。你以Guest DJ的方式接过多少次演出,跑过多少座城市,以驻场DJ的方式驻场过几年,都将影响未来的发展。但倒也不必太死板地被条件限制。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换而言之,部分演出经历不多的DJ/制作人的确可能没两把刷子。不过反过来还有很多演出经历不多,但秉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验的DJ/制作人,能够保证他们的制作和打碟水准至少达到店方需求。除了经历以外,我们都应该考虑从多方面考量嘉宾DJ的选择。
图片来自电视剧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9-23 20:00
演出经历为什么那么重要?演出经历不多就是萌新吗?
我们总是在强调文化与商业之间既有共存关系,又有矛盾关系。有些事情站在文化角度根本不能说明任何事,或者说站在能力角度也不足以作为印据、论点,但却在商业角度中价值连城。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对象,便可能在部分不同立场存在截然相反的价值和效果。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为了迎合当今读者喜欢“开门见山”的习惯,太多前言铺垫可能造成30%到40%的极速跳出率,所以请原谅本文作者直奔主题。演出经历,意指一名DJ或者一名DJ/制作人曾经以巡演工作、零散的嘉宾工作、驻场工作等方式在舞台上表演的履历,但也适用于其它表演行业。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此时以DJ为例,许多DJ可能在夜店驻场了十余年,如果把驻场的DJ Set算上,恐怕在舞台经验上并不匮乏。但事实的情况是,在一名DJ或DJ/制作人的Press Kit/Bio中,往往只会计入以Guest DJ的形式进行的表演,只有少数人可能钻牛角尖地计入驻场打碟的次数。很多“老DJ”总是能以丰富的演出经历说服更多主办方,然后实现变现,获取收益,吃喝不愁,说句题外话,靠资历和演出经历到各个夜店讨Booking的“老DJ”可着实赚得比领头新媒体/KOL多得多。有需求就有市场,谁让各大夜店就看中舞台上的姜辣不辣呢?图片来自Instagram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于某些才华横溢的DJ/制作人来说并不公平,尤其是主攻DJ、辅攻Producer的艺人们,在面对这样的市场隐藏条款时很可能受挫。他们说不定有着比“老DJ”强上百倍的制作水准,反复磨练下强劲的舞台表现力和出色的打碟本领……图片来自Instagram
但是,他们却可能因为演出经历不足,而难以获得各大夜店的Booking,有一部分更甚连驻场DJ的工作都找不到,只好用爱发电——即使实力不允许他们用爱发电。这就形同一些技多不压身的才子初入职场,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却要求他有10年工作经验的遭遇。图片来自Instagram
以入职电器公司为例,假设你是一名优秀的、杰出的、能力在中国算得上前五十的电器发明家,以个人名义已经创造出了一些广为人知的电器,甚至在科技上有所造诣。但现在你需要变现,你需要赚钱,电器销售公司却不给予你机会,认为你没有足够的销售经验。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但说不定你的销售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都比一般的、月薪不到2万的一线城市销售员强得多,这就非常矛盾了,经验是靠争取的,舞台经历更甚。有许多人驻场了十余年,把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的Clubs跑了个遍,不还是在舞曲网上盗曲吗?部分人连DJ的意思都不明白。图片来自Instagram
头尾呼应,再论为何本文开头时提及“有时候演出经验在不同立场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价值和效果”。举个例子,有些艺人注定就是走“少演出、高质量”的路线的,世界上最有名的“少演出、高质量”的名字之一最起码有无人不晓的Daft Punk。图片来自Instagram
那么对于这类“少演出、高质量”的名字来说,“演出多就是牛逼、演出少的话我们很难相信他的演出质量和作品质量”这套逻辑还行得通吗?不是没有人Booking Daft Punk,而是Daft Punk根本没有开通Booking Agency渠道。但……他们的Live Set却很难挑出不足。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我们不否认演出经历的重要性,毕竟在如今全球化的资本运作里,很多企业、各行各业在招募人才时的确都特别看中经验。你以Guest DJ的方式接过多少次演出,跑过多少座城市,以驻场DJ的方式驻场过几年,都将影响未来的发展。但倒也不必太死板地被条件限制。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换而言之,部分演出经历不多的DJ/制作人的确可能没两把刷子。不过反过来还有很多演出经历不多,但秉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验的DJ/制作人,能够保证他们的制作和打碟水准至少达到店方需求。除了经历以外,我们都应该考虑从多方面考量嘉宾DJ的选择。
图片来自电视剧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9-23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