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的“气氛组”是个什么概念?
“气氛组”的诞生在我们看来绝非形同虚设或者无风起浪,中国夜店行业的来龙去脉使“气氛组”当今的状况步步为营。如果说中国夜店的布局、音乐内容、消费者形象、辐射人群、文化广度与深度、夜店盈利方针、运营方式不是如此,“气氛组”则不会诞生。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有读者可能联想到“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我们不会这么定义此事。设想,中国夜店广泛从某个阶段、以前的“酒水场”或者名称打着Club旗号实质上做的根本是不折不扣的Bar,没有任何锐舞和派对文化,没有跳舞文化,到现在全民“派对场”,要跟进的东西太多。
图片来自Instargam
而人群,往往就是这里大白话提及的“要跟进的东西”之一。以前呢,一家夜店只有卡座订满,散台订满,就算皆大欢喜,营业额不成问题,各个岗位的恰饭也不成问题。但现在,Ravers成为夜店的重要客户群体,人们在意音乐、嘉宾、活动、更在意舞池和氛围。那么其中舞池人群、跳舞氛围的建造其实往往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也就出现了“气氛组”。如果说真实的顾客无法将舞池带入最热点,夜店通过自身培养的员工和付费让Ravers成为他们的员工实现“舞池假象”,久而久之即“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终起到效果。图片来自G**gle Images
近几个月,笔者多次听说一些夜店的“气氛组”规模达到上百人,不过最高纪录依然是我们去年下半年听说的几家500人规模的“兼职气氛组”。那么问题来了——100人的“气氛组”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中国的商业夜店而言,这样的规模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图片来自G**gle Images
众所周知,中国夜店行业所造成的派对劣质之一,便是舞池小,迄今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一家Clubs能够在日常开放1000人以上的舞池。注:有活动时撤散台除外。这与西方国家一些顶级的、对整个锐舞文化起到代表性影响力的Club品牌相差甚远,连商业模式都不同。图片来自G**gle Images
所以,在中国的普遍商业夜店的布局规划下,日常在不撤散台、不撤卡座的前提下,舞池本身就只能容纳100人左右,部分夜店甚至只需50人在舞池便能人满为患。所以,我们想说的是,一个100人规模的“气氛组”,足以填满整个舞池,创造舞池肩摩踵接的景象。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这样的舞池情景不仅“自欺”,而且“欺人”,但也取得了人们对夜店印象更好、酒客更愿意消费等等正面的利端。你永远不知道一名DJ/制作人在台上演出时,台下的起舞者究竟有几成是真实的购票顾客,而几成是傀儡——甚至有可能,谎言终将大到容不下消费者。图片来自G**gle Images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9-02 20:00
100人的“气氛组”是个什么概念?
“气氛组”的诞生在我们看来绝非形同虚设或者无风起浪,中国夜店行业的来龙去脉使“气氛组”当今的状况步步为营。如果说中国夜店的布局、音乐内容、消费者形象、辐射人群、文化广度与深度、夜店盈利方针、运营方式不是如此,“气氛组”则不会诞生。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有读者可能联想到“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我们不会这么定义此事。设想,中国夜店广泛从某个阶段、以前的“酒水场”或者名称打着Club旗号实质上做的根本是不折不扣的Bar,没有任何锐舞和派对文化,没有跳舞文化,到现在全民“派对场”,要跟进的东西太多。
图片来自Instargam
而人群,往往就是这里大白话提及的“要跟进的东西”之一。以前呢,一家夜店只有卡座订满,散台订满,就算皆大欢喜,营业额不成问题,各个岗位的恰饭也不成问题。但现在,Ravers成为夜店的重要客户群体,人们在意音乐、嘉宾、活动、更在意舞池和氛围。那么其中舞池人群、跳舞氛围的建造其实往往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也就出现了“气氛组”。如果说真实的顾客无法将舞池带入最热点,夜店通过自身培养的员工和付费让Ravers成为他们的员工实现“舞池假象”,久而久之即“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终起到效果。图片来自G**gle Images
近几个月,笔者多次听说一些夜店的“气氛组”规模达到上百人,不过最高纪录依然是我们去年下半年听说的几家500人规模的“兼职气氛组”。那么问题来了——100人的“气氛组”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中国的商业夜店而言,这样的规模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图片来自G**gle Images
众所周知,中国夜店行业所造成的派对劣质之一,便是舞池小,迄今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一家Clubs能够在日常开放1000人以上的舞池。注:有活动时撤散台除外。这与西方国家一些顶级的、对整个锐舞文化起到代表性影响力的Club品牌相差甚远,连商业模式都不同。图片来自G**gle Images
所以,在中国的普遍商业夜店的布局规划下,日常在不撤散台、不撤卡座的前提下,舞池本身就只能容纳100人左右,部分夜店甚至只需50人在舞池便能人满为患。所以,我们想说的是,一个100人规模的“气氛组”,足以填满整个舞池,创造舞池肩摩踵接的景象。
图片来自G**gle Images
这样的舞池情景不仅“自欺”,而且“欺人”,但也取得了人们对夜店印象更好、酒客更愿意消费等等正面的利端。你永远不知道一名DJ/制作人在台上演出时,台下的起舞者究竟有几成是真实的购票顾客,而几成是傀儡——甚至有可能,谎言终将大到容不下消费者。图片来自G**gle Images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9-0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