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可能需要经历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变过程

除了受众程度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地下”走向“主流”以外,中国电子音乐的输出量似乎也保持着一年比一年更高的趋势。那么在这些中国电子音乐制作人当中,最常见的焦虑分为两种,一种焦虑是音乐没人听,另一种焦虑是有人气但不赚钱。



出现前者情况的音乐制作人们可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质量,并且为自己争取更多合理的涨粉机会,最直接的方式是多投厂牌、多争取曝光等。而出现后者情况的音乐制作们则可能更加纠结于现状,即使已经有知名度,但“职业化”仍是一道未解难题。



所以这就引申出了标题指向的推论——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可能需要经历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变过程。制作人们或许需要在线上表现出更加专业的样貌,在音乐质量和职业素养、职业知识上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再想办法去说服主办方和夜店为其提供演出机会。



如果我们没有持平于国际水准的音乐制作能力和打碟能力,就很难责怪夜店等场地方、活动主办方都不给“自己人”提供商业合作。所以,当下我们需要继续观察本土的音乐产出,不能停止对质量的鞭策。EDM作为Electronic的一小部分,其中有部分质量不错的EDM厂牌值得推荐和分享。



例如工作室位于厦门的Stories Records,号召了厦门乃至全国多座城市的EDM制作人,正逐步构造一个稳定上升的EDM体系。2017年3月,Stories Records以网络厂牌Netlabel的名义初步诞生,在运作一年半后,Stories Records正式“转正”。



2018年8月,Stories Records注册了公司,并成立线下工作室,随之开始改变体系,走向更加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他们开始签约艺人,与代发行公司合作,与制作人们建立了更专业的发行关系,为旗下艺人提供了基本的版税和版权等服务。



就在今天,Stories Records集合多名旗下制作人发布最新EP《Keep Moving 01》,为中国当下的部分EDM厂牌再次树立榜样。非字面的EDM在2010年诞生以后就彻底改变了House Music,在亚洲大受欢迎。Keep Moving 01总共包含了五首曲目,理论上以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Future House/Future Bounce作基调。



厂牌创始人Stories的曲目《Open The Future》打头阵,使用Vocal Chops与零碎的鼓组开场抓耳,Drop则是Stories十分擅长的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其旋律在磅礴之余也不失清新,作为辅助配器使用的Bassline使这首音乐加了不少分。



QCQ的《Let's Run Away》元素更加丰富,Intro和Verse意外地出现了Nu Disco的律动,整曲的鼓组应用了Mid-Tempo的手法,曲速设定为110 BPM。Tropical House/EDM/Progressive House元素蕴藏在Mid-Tempo的躯壳下,拒绝千篇一律。



Justin Dai是菲律宾人,但长期生活在中国,很好地加入了中国生活和中国文化,他的新单《因为你 (ft.子潇)》在EDM构造下加入了C-Pop歌声,整首曲目在元素搭配上将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与Big Room House特有的高频配器错综复杂地应用。



Saxon_小y的《Burn》使用了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EDM Vocal采样,他可能希望将这首音乐做成Future House,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Future House典型的打击乐和Pluck Bass。不同的是,由Big Room House的和弦主导的Drop显得比较洗脑。



旋律的应用可以牵动听众的情绪,包含带来欢快的体验。Stories与Justin Dai合作的《Fly》就是一首旋律欢快的Future Bounce,其Bass与Lead的搭配就像这种音乐的名字一般十分具有弹跳感。Bouncy Lead被写成和弦使用,所以有别于其它Future Bounce。



据说本次EP分两个章节,后续还将释出《Keep Moving 02》,Stories Records会召集更多DJ/制作人们一同完成。EDM爱好者们可以关注Stories的账号以期待更多新音乐发布,制作人们也可以向Stories Records发送搭调的Demo,一同维护且期待中国音乐在线上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可能爆发的线下市场铺路。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6-21 20:00

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可能需要经历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变过程

除了受众程度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地下”走向“主流”以外,中国电子音乐的输出量似乎也保持着一年比一年更高的趋势。那么在这些中国电子音乐制作人当中,最常见的焦虑分为两种,一种焦虑是音乐没人听,另一种焦虑是有人气但不赚钱。



出现前者情况的音乐制作人们可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质量,并且为自己争取更多合理的涨粉机会,最直接的方式是多投厂牌、多争取曝光等。而出现后者情况的音乐制作们则可能更加纠结于现状,即使已经有知名度,但“职业化”仍是一道未解难题。



所以这就引申出了标题指向的推论——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可能需要经历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变过程。制作人们或许需要在线上表现出更加专业的样貌,在音乐质量和职业素养、职业知识上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再想办法去说服主办方和夜店为其提供演出机会。



如果我们没有持平于国际水准的音乐制作能力和打碟能力,就很难责怪夜店等场地方、活动主办方都不给“自己人”提供商业合作。所以,当下我们需要继续观察本土的音乐产出,不能停止对质量的鞭策。EDM作为Electronic的一小部分,其中有部分质量不错的EDM厂牌值得推荐和分享。



例如工作室位于厦门的Stories Records,号召了厦门乃至全国多座城市的EDM制作人,正逐步构造一个稳定上升的EDM体系。2017年3月,Stories Records以网络厂牌Netlabel的名义初步诞生,在运作一年半后,Stories Records正式“转正”。



2018年8月,Stories Records注册了公司,并成立线下工作室,随之开始改变体系,走向更加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他们开始签约艺人,与代发行公司合作,与制作人们建立了更专业的发行关系,为旗下艺人提供了基本的版税和版权等服务。



就在今天,Stories Records集合多名旗下制作人发布最新EP《Keep Moving 01》,为中国当下的部分EDM厂牌再次树立榜样。非字面的EDM在2010年诞生以后就彻底改变了House Music,在亚洲大受欢迎。Keep Moving 01总共包含了五首曲目,理论上以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Future House/Future Bounce作基调。



厂牌创始人Stories的曲目《Open The Future》打头阵,使用Vocal Chops与零碎的鼓组开场抓耳,Drop则是Stories十分擅长的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其旋律在磅礴之余也不失清新,作为辅助配器使用的Bassline使这首音乐加了不少分。



QCQ的《Let's Run Away》元素更加丰富,Intro和Verse意外地出现了Nu Disco的律动,整曲的鼓组应用了Mid-Tempo的手法,曲速设定为110 BPM。Tropical House/EDM/Progressive House元素蕴藏在Mid-Tempo的躯壳下,拒绝千篇一律。



Justin Dai是菲律宾人,但长期生活在中国,很好地加入了中国生活和中国文化,他的新单《因为你 (ft.子潇)》在EDM构造下加入了C-Pop歌声,整首曲目在元素搭配上将EDM形式的Progressive House与Big Room House特有的高频配器错综复杂地应用。



Saxon_小y的《Burn》使用了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EDM Vocal采样,他可能希望将这首音乐做成Future House,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Future House典型的打击乐和Pluck Bass。不同的是,由Big Room House的和弦主导的Drop显得比较洗脑。



旋律的应用可以牵动听众的情绪,包含带来欢快的体验。Stories与Justin Dai合作的《Fly》就是一首旋律欢快的Future Bounce,其Bass与Lead的搭配就像这种音乐的名字一般十分具有弹跳感。Bouncy Lead被写成和弦使用,所以有别于其它Future Bounce。



据说本次EP分两个章节,后续还将释出《Keep Moving 02》,Stories Records会召集更多DJ/制作人们一同完成。EDM爱好者们可以关注Stories的账号以期待更多新音乐发布,制作人们也可以向Stories Records发送搭调的Demo,一同维护且期待中国音乐在线上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可能爆发的线下市场铺路。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6-21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