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使“撞旋律”发生的五种可能性

“撞旋律”的事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持有发生,有些事例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实锤为抄袭,但也有些事例具有争议性,或者说“撞旋律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抄袭。今天,我们就省去过多开头与结尾,直接总结“撞旋律”的可能性。这不是一篇攻击性文章,没有攻击任何人,只为盘点与科普。



⒈抄袭:抄袭是“撞旋律”最直接的原因,如何抄袭是一门“非法技术”。比如说最接近乐理技术,最中规中矩,最传统的抄袭方式估计就是扒带了。直接重扒一遍别人的乐谱。再有一种方式更加简单也更加现代,便是直接寻找他人的工程,然后保留旋律部分。



⒉MIDI文件:除了抄袭以外,直接使用Sample Packs中的MIDI文件,也会造成你的音乐与他人的音乐出现同样的旋律。简而言之,所谓的MIDI文件,就是由MIDI控制器键入的旋律部分的录音,说得业余一些、通俗一些,便是直接分享共用的旋律轨道。向别人购买旋律授权使用也可以列入这种可能性。



⒊混淆了记忆与创作:有很多情况下,“撞旋律者”会用这样的方式解释自己“撞旋律”的音乐,比如主流明星Zomboy/Skrillex/Hardwell等等。他们可能不是有意抄袭任何音乐,或许只是因为记住了别人的一条旋律线,然后在创作中误以为是自己的灵感之作。



⒋Ghost Producer偷懒:你雇佣的Ghost Producer创作了一个旋律后但使用在几首音乐里,或者是干脆跟他的同行Ghost Producer要了一个多次使用的旋律,毕竟在有授权和不侵犯他人作曲版权的前提下他们还是可以高枕无忧。可能钱没给够?



⒌巧合:相比前几种可能性来说,巧合的概率绝对是最低的。因为,如果你与别人的音乐在旋律存在小范围创作灵感撞车属乐理常态,自然不难理解。但如果你的音乐中与别人的音乐存在几个小节的雷同,恐怕你碰到了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想到一起去了。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5-07 20:00

盘点使“撞旋律”发生的五种可能性

“撞旋律”的事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持有发生,有些事例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实锤为抄袭,但也有些事例具有争议性,或者说“撞旋律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抄袭。今天,我们就省去过多开头与结尾,直接总结“撞旋律”的可能性。这不是一篇攻击性文章,没有攻击任何人,只为盘点与科普。



⒈抄袭:抄袭是“撞旋律”最直接的原因,如何抄袭是一门“非法技术”。比如说最接近乐理技术,最中规中矩,最传统的抄袭方式估计就是扒带了。直接重扒一遍别人的乐谱。再有一种方式更加简单也更加现代,便是直接寻找他人的工程,然后保留旋律部分。



⒉MIDI文件:除了抄袭以外,直接使用Sample Packs中的MIDI文件,也会造成你的音乐与他人的音乐出现同样的旋律。简而言之,所谓的MIDI文件,就是由MIDI控制器键入的旋律部分的录音,说得业余一些、通俗一些,便是直接分享共用的旋律轨道。向别人购买旋律授权使用也可以列入这种可能性。



⒊混淆了记忆与创作:有很多情况下,“撞旋律者”会用这样的方式解释自己“撞旋律”的音乐,比如主流明星Zomboy/Skrillex/Hardwell等等。他们可能不是有意抄袭任何音乐,或许只是因为记住了别人的一条旋律线,然后在创作中误以为是自己的灵感之作。



⒋Ghost Producer偷懒:你雇佣的Ghost Producer创作了一个旋律后但使用在几首音乐里,或者是干脆跟他的同行Ghost Producer要了一个多次使用的旋律,毕竟在有授权和不侵犯他人作曲版权的前提下他们还是可以高枕无忧。可能钱没给够?



⒌巧合:相比前几种可能性来说,巧合的概率绝对是最低的。因为,如果你与别人的音乐在旋律存在小范围创作灵感撞车属乐理常态,自然不难理解。但如果你的音乐中与别人的音乐存在几个小节的雷同,恐怕你碰到了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想到一起去了。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5-07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