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人预算vs国际艺人预算

次条文章,我们仍然聊一聊夜店方、其它场地方、主办方在Booking艺人的时候所出现的巨大问题。自首台电子乐器Telharmonium诞生至今(谁才是电子音乐真正的创始人?),电子音乐在西方国家已经经过了123年的历史沉淀。



但电子音乐流入亚洲国家乃至中国,也不过数十年的时间,人们逐渐尝试在音乐中加入越来越多电子音色,以取代更多声学音乐的配器和做法。从历史上来说,老式电子音乐→跳舞音乐→电子跳舞音乐→21世纪的EDM,均是不同阶段,但也均是舶来物。



于是,无论是乐迷还是主办方、店方,都很容易有一种“外面的月亮比较圆”的想法。毕竟是西方音乐,所以来自西方的DJ/制作人就一定比较值钱?其实不然。如果只看电子音乐中的冰山一角——EDM,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只有九年的历史而已。



EDM只是一个例子,它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国与国际上在不同的音乐领域所经历的时长不同,历史不同,但水准高低绝不只是时间所致。再回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人从亚洲80年代的迪斯科舞厅初期就开始当DJ了,那也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一定更强。



所以,我们既不否认西方国家的电子音乐时间沉淀远远长于亚洲国家(注意,既然拿Telharmonium做开端,那么电子音乐历史就不限于舞曲历史),但也无法承认国际艺人一定要比中国艺人的演出费更高这种市场标准。毕竟不是所有国际艺人都有实力。



回到前段时间一篇文章一笔带过的小插曲,中国夜店愿意为随便一名国际艺人,支付数万人民币的演出费,面向国际艺人的时候他们可以拿出一场活动几千英镑的预算。但是面向中国艺人,他们却把预算掐得看似一贫如洗,一毛不拔,很尴尬。



到底是店方、主办方不愿意为国人买单,还是打心眼瞧不起自己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估计也只有店方、主办方自个儿清楚了。问题是,如果预算上限只因国籍不同便被区别化对待、廉价化处理,中国DJ/制作人在发展前景上赶上国际DJ/制作人可能会更加困难。可能这需要过程。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5-06 20:00

中国艺人预算vs国际艺人预算

次条文章,我们仍然聊一聊夜店方、其它场地方、主办方在Booking艺人的时候所出现的巨大问题。自首台电子乐器Telharmonium诞生至今(谁才是电子音乐真正的创始人?),电子音乐在西方国家已经经过了123年的历史沉淀。



但电子音乐流入亚洲国家乃至中国,也不过数十年的时间,人们逐渐尝试在音乐中加入越来越多电子音色,以取代更多声学音乐的配器和做法。从历史上来说,老式电子音乐→跳舞音乐→电子跳舞音乐→21世纪的EDM,均是不同阶段,但也均是舶来物。



于是,无论是乐迷还是主办方、店方,都很容易有一种“外面的月亮比较圆”的想法。毕竟是西方音乐,所以来自西方的DJ/制作人就一定比较值钱?其实不然。如果只看电子音乐中的冰山一角——EDM,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只有九年的历史而已。



EDM只是一个例子,它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国与国际上在不同的音乐领域所经历的时长不同,历史不同,但水准高低绝不只是时间所致。再回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人从亚洲80年代的迪斯科舞厅初期就开始当DJ了,那也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一定更强。



所以,我们既不否认西方国家的电子音乐时间沉淀远远长于亚洲国家(注意,既然拿Telharmonium做开端,那么电子音乐历史就不限于舞曲历史),但也无法承认国际艺人一定要比中国艺人的演出费更高这种市场标准。毕竟不是所有国际艺人都有实力。



回到前段时间一篇文章一笔带过的小插曲,中国夜店愿意为随便一名国际艺人,支付数万人民币的演出费,面向国际艺人的时候他们可以拿出一场活动几千英镑的预算。但是面向中国艺人,他们却把预算掐得看似一贫如洗,一毛不拔,很尴尬。



到底是店方、主办方不愿意为国人买单,还是打心眼瞧不起自己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估计也只有店方、主办方自个儿清楚了。问题是,如果预算上限只因国籍不同便被区别化对待、廉价化处理,中国DJ/制作人在发展前景上赶上国际DJ/制作人可能会更加困难。可能这需要过程。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5-06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