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制作人就是“制作翘楚”?

如今的中国电子音乐场景,与2012年左右的情况已经很不一样。这不再是一个几乎没有本土知名DJ/音乐制作人的国家,也不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DJ/音乐制作人仅有几百到一千多粉丝的尴尬的无人支持国产电子音乐的小圈子,人气制作人越来越多。



今天要谈的情况,既包含了国内,也包含了国外,《电子音乐资讯》的大部分话题,在“取景”方面均面向Worldwide。所以,无论是国内外,人气制作人通常会被他们的粉丝误以为是“制作能力最高的一批制作人”,人们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成正比化思考。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一名流量艺人,或是人气制作人的养成,确实是一种商业方面的成功。当然,我们也确实见过很多艺人不借助商业的力量,但仍养成了一位流量艺人。退一万步,即使把一切归功于“单曲吸粉”,不代表一定是作品制作水准出色。



热单的形成可以由多方面决定。例如付费的媒体推广、音乐流媒体自愿倒贴的入驻音乐人流量倾向、曲风非常接地气或者对应的曲风和元素自带吸粉特质等多种可能性。一首音乐怎样“做成爆款”是一个有深度的概念,但不代表水准越高、单曲越多。



以古典音乐为例,许多古典音乐制作人的水准,还真不是多数其它曲风的音乐制作能媲美的,特别是发展恰当的情况下十分吸金的电影配乐,从古典走向大屏幕。这些制作人的能力虽高,但他们的人气一定没有C-Pop/Pop流量歌手高,播放量更相判云泥。



回到电子音乐领域或者准确地面向一些众所周知的电子音乐类型,更是如此。主流市场最爱的EDM固然是千篇一律的,它们的工程结构看起来几近一模一样、音色听起来全部是同一个参数所致、只要换个Verse Vocal和Drop旋律就能变成另一首热单。



但这类音乐肯定是最吸粉的,不是瞧不起EDM,而是EDM的流水线就是如此。即使不说EDM,其它主流音乐风格,像是国内抢手的中国风电音,亦或者同样有大量受众人群的Heavy Dubstep/Hardstyle/Trance,对应的最火的艺人一定不是最强的艺人。



相比许多制作难度更高的音乐往往不是最为热门的曲风,能力最高的制作人,做出来的音乐常常会像一件“数字艺术品”,确实不为了让每个听众都欣赏。“接地气”在音乐世界里是一个很有趣的词汇,在导向无误的前提下,“接地气”代表着大众所向。



作为音乐爱好者、普通听众,人们确实可以去赞扬人气制作人,可以没有任何收益地吹鼓主观喜欢的艺人,但千万不要出现“他的人气比较高,所以他的制作水准也比较高”这样的论点。在80%以上的事实依据下,人气与能力一定不成正比。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3-02 20:00

人气制作人就是“制作翘楚”?

如今的中国电子音乐场景,与2012年左右的情况已经很不一样。这不再是一个几乎没有本土知名DJ/音乐制作人的国家,也不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DJ/音乐制作人仅有几百到一千多粉丝的尴尬的无人支持国产电子音乐的小圈子,人气制作人越来越多。



今天要谈的情况,既包含了国内,也包含了国外,《电子音乐资讯》的大部分话题,在“取景”方面均面向Worldwide。所以,无论是国内外,人气制作人通常会被他们的粉丝误以为是“制作能力最高的一批制作人”,人们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成正比化思考。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一名流量艺人,或是人气制作人的养成,确实是一种商业方面的成功。当然,我们也确实见过很多艺人不借助商业的力量,但仍养成了一位流量艺人。退一万步,即使把一切归功于“单曲吸粉”,不代表一定是作品制作水准出色。



热单的形成可以由多方面决定。例如付费的媒体推广、音乐流媒体自愿倒贴的入驻音乐人流量倾向、曲风非常接地气或者对应的曲风和元素自带吸粉特质等多种可能性。一首音乐怎样“做成爆款”是一个有深度的概念,但不代表水准越高、单曲越多。



以古典音乐为例,许多古典音乐制作人的水准,还真不是多数其它曲风的音乐制作能媲美的,特别是发展恰当的情况下十分吸金的电影配乐,从古典走向大屏幕。这些制作人的能力虽高,但他们的人气一定没有C-Pop/Pop流量歌手高,播放量更相判云泥。



回到电子音乐领域或者准确地面向一些众所周知的电子音乐类型,更是如此。主流市场最爱的EDM固然是千篇一律的,它们的工程结构看起来几近一模一样、音色听起来全部是同一个参数所致、只要换个Verse Vocal和Drop旋律就能变成另一首热单。



但这类音乐肯定是最吸粉的,不是瞧不起EDM,而是EDM的流水线就是如此。即使不说EDM,其它主流音乐风格,像是国内抢手的中国风电音,亦或者同样有大量受众人群的Heavy Dubstep/Hardstyle/Trance,对应的最火的艺人一定不是最强的艺人。



相比许多制作难度更高的音乐往往不是最为热门的曲风,能力最高的制作人,做出来的音乐常常会像一件“数字艺术品”,确实不为了让每个听众都欣赏。“接地气”在音乐世界里是一个很有趣的词汇,在导向无误的前提下,“接地气”代表着大众所向。



作为音乐爱好者、普通听众,人们确实可以去赞扬人气制作人,可以没有任何收益地吹鼓主观喜欢的艺人,但千万不要出现“他的人气比较高,所以他的制作水准也比较高”这样的论点。在80%以上的事实依据下,人气与能力一定不成正比。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9-03-0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