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全世界的Techno行业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很多EDM爱好者认为,Techno爱好者似乎总是站在电子音乐鄙视链的高端,在不同音乐风格受众群体之间相互瞧不起对方的奇怪现象下,Techno似乎仅次于Experimental以及一些更小众得多的音乐风格。那么,Techno领域之间是否也有一些“内斗”呢?



答案是有的。重点是,这里所指的“内斗”打上了双引号。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去看待这件事,有关于艺人口碑和评价的争议性。虽说像Nina Kraviz/Amelie Lens/Heidi等等Techno顶级女DJ/Producers也存在评价严重两极化的情况,但都不至于他这么夸张。



谁才是全世界的Techno行业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个标准答案——Adam Beyer。捧的人捧得最凶,踩的人也踩得最凶,Adam Beyer因为身上背负着最受欢迎的Techno/Tech House厂牌Drumcode的创始人的名号,承受着更多言论压力。



在西方的Techno领域,很多相对资深的Techno乐迷,对Adam Beyer常感到不齿。对于他们来说,Adam Beyer就像是Techno领域的Alan Walker。有些人认为Adam Beyer的水准一般,没有资格站在一线。也有人说,Adam Beyer做的东西根本不是Techno。



那么为什么很多“自命清高”的Techno爱好者都以“瞧不起”Adam Beyer为荣呢?大多数人得不出答案,但有人试图用“Adam Beyer的音乐太过于商业化了所以不被承认是Techno”来解释这一切。可是反观Adam Beyer的粉丝又是怎么看的?



如果你经常查阅Adam Beyer的社交媒体动态,以及Adam Beyer在各大流媒体上的音乐评论,你会发现,除了一些贬低的说法以外,还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画风,例如“Adam Beyer是全世界最牛逼的DJ”之类的说法。



那么Adam Beyer到底是谁?Adam Beyer是一名人气极高的DJ和音乐制作人,在Facebook有100多万粉丝,在Instagram有47万粉丝,其它平台暂不罗列,反正很火就完事了。但至于他的Haters有多少,或许并没有一个详尽的答案



Adam Beyer的Bio中将Adam Beyer评论为“从瑞典的地下场景成长至全世界的地下偶像”,从1993年开始成为DJ/Producer的他,也经历了许多种不同的Techno子类型的跨越。但更值得一提的是,Adam Beyer在1996年成立了Techno厂牌Drumcode Records。



经过20多年的发展,Drumcode Records屹然成为了全世界线上粉丝数最多的Techno/Tech House厂牌。但同样具有争议性的是,有人认为Drumcode Records发布的Techno都太过于主流化甚至是商业化,近几年当然更加明显一些。



除了既是一名厂牌创始人及老板,又是一名唱片骑师和音乐制作人以外,Adam Beyer可能还能算得上一位活动主办方。他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厂牌的名义举办过一些活动,比如说今年初次出现的Drumcode Festival等等。



Adam Beyer最普及的曲目肯定是Drumcode在今年发布的《Adam Beyer & Bart Skils - Your Mind》,火遍全欧洲,火的理由也很简单——非常洗脑。



其实《Your Mind》还算不上Adam Beyer最商业的音乐,Adam Beyer的部分曲目,确实会让人有一种并不是在听Techno或者Tech House的感觉,融入了一些更主流和更商业的现代跳舞音乐元素。但反之,Adam Beyer也做过一些质量很高但又更地下的曲目。



比如说《Adam Beyer - Protechtion》,既Experimental又Underground,整体比较偏向Industrial Techno。



又比如说他的《Slowburn》、《Rockon》等等曲目,也都没有那么多商业细胞在里面,具体的子类型就不在此深析了。但某些听起来比较商业的、不那么纯粹的Techno,则在Adam Beyer的资料中被称之为“Modern Techno”,有人则将它们称为“Commercial Techno”。



就在今年的DJ Mag Top 100 DJs排行榜中,Adam Beyer也“荣幸”上榜,之所以这里加上双引号,是因为Adam Beyer似乎并不在乎这件事。至少可以确定的是,Adam Beyer并没有在社交媒体发布任何与上榜有关的动态。



不仅Adam Beyer,同样上榜的Techno明星Nina Kraviz/Carl Cox/Paul Kalkbrenner,甚至是从Deep House走向Tech House的Solomun,都没有发布任何与登上DJ Mag百大DJ有关的社交媒体动态。



不要因为人们对Adam Beyer的评论有好有坏而跟风黑或者跟风粉,无论是跟风黑还是跟风粉都不理智。无论如何,他的知名度、舞台演出经历,或是影响力和对Techno文化的影响都不可忽略。





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10-23 20:00

谁才是全世界的Techno行业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很多EDM爱好者认为,Techno爱好者似乎总是站在电子音乐鄙视链的高端,在不同音乐风格受众群体之间相互瞧不起对方的奇怪现象下,Techno似乎仅次于Experimental以及一些更小众得多的音乐风格。那么,Techno领域之间是否也有一些“内斗”呢?



答案是有的。重点是,这里所指的“内斗”打上了双引号。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去看待这件事,有关于艺人口碑和评价的争议性。虽说像Nina Kraviz/Amelie Lens/Heidi等等Techno顶级女DJ/Producers也存在评价严重两极化的情况,但都不至于他这么夸张。



谁才是全世界的Techno行业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个标准答案——Adam Beyer。捧的人捧得最凶,踩的人也踩得最凶,Adam Beyer因为身上背负着最受欢迎的Techno/Tech House厂牌Drumcode的创始人的名号,承受着更多言论压力。



在西方的Techno领域,很多相对资深的Techno乐迷,对Adam Beyer常感到不齿。对于他们来说,Adam Beyer就像是Techno领域的Alan Walker。有些人认为Adam Beyer的水准一般,没有资格站在一线。也有人说,Adam Beyer做的东西根本不是Techno。



那么为什么很多“自命清高”的Techno爱好者都以“瞧不起”Adam Beyer为荣呢?大多数人得不出答案,但有人试图用“Adam Beyer的音乐太过于商业化了所以不被承认是Techno”来解释这一切。可是反观Adam Beyer的粉丝又是怎么看的?



如果你经常查阅Adam Beyer的社交媒体动态,以及Adam Beyer在各大流媒体上的音乐评论,你会发现,除了一些贬低的说法以外,还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画风,例如“Adam Beyer是全世界最牛逼的DJ”之类的说法。



那么Adam Beyer到底是谁?Adam Beyer是一名人气极高的DJ和音乐制作人,在Facebook有100多万粉丝,在Instagram有47万粉丝,其它平台暂不罗列,反正很火就完事了。但至于他的Haters有多少,或许并没有一个详尽的答案



Adam Beyer的Bio中将Adam Beyer评论为“从瑞典的地下场景成长至全世界的地下偶像”,从1993年开始成为DJ/Producer的他,也经历了许多种不同的Techno子类型的跨越。但更值得一提的是,Adam Beyer在1996年成立了Techno厂牌Drumcode Records。



经过20多年的发展,Drumcode Records屹然成为了全世界线上粉丝数最多的Techno/Tech House厂牌。但同样具有争议性的是,有人认为Drumcode Records发布的Techno都太过于主流化甚至是商业化,近几年当然更加明显一些。



除了既是一名厂牌创始人及老板,又是一名唱片骑师和音乐制作人以外,Adam Beyer可能还能算得上一位活动主办方。他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厂牌的名义举办过一些活动,比如说今年初次出现的Drumcode Festival等等。



Adam Beyer最普及的曲目肯定是Drumcode在今年发布的《Adam Beyer & Bart Skils - Your Mind》,火遍全欧洲,火的理由也很简单——非常洗脑。



其实《Your Mind》还算不上Adam Beyer最商业的音乐,Adam Beyer的部分曲目,确实会让人有一种并不是在听Techno或者Tech House的感觉,融入了一些更主流和更商业的现代跳舞音乐元素。但反之,Adam Beyer也做过一些质量很高但又更地下的曲目。



比如说《Adam Beyer - Protechtion》,既Experimental又Underground,整体比较偏向Industrial Techno。



又比如说他的《Slowburn》、《Rockon》等等曲目,也都没有那么多商业细胞在里面,具体的子类型就不在此深析了。但某些听起来比较商业的、不那么纯粹的Techno,则在Adam Beyer的资料中被称之为“Modern Techno”,有人则将它们称为“Commercial Techno”。



就在今年的DJ Mag Top 100 DJs排行榜中,Adam Beyer也“荣幸”上榜,之所以这里加上双引号,是因为Adam Beyer似乎并不在乎这件事。至少可以确定的是,Adam Beyer并没有在社交媒体发布任何与上榜有关的动态。



不仅Adam Beyer,同样上榜的Techno明星Nina Kraviz/Carl Cox/Paul Kalkbrenner,甚至是从Deep House走向Tech House的Solomun,都没有发布任何与登上DJ Mag百大DJ有关的社交媒体动态。



不要因为人们对Adam Beyer的评论有好有坏而跟风黑或者跟风粉,无论是跟风黑还是跟风粉都不理智。无论如何,他的知名度、舞台演出经历,或是影响力和对Techno文化的影响都不可忽略。





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10-23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