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则新闻,这是一种趋势。显然,有许多《电子音乐资讯》的粉丝喜欢我们写科普文远远超过喜欢我们写新闻,但也有少数《电子音乐资讯》的粉丝只喜欢看新闻。这个世界永远是众口难调的,但仔细想想,相比新闻,科普文更像我们的初衷不是吗?
回归初衷,像以前一样聊一些别的地方看不到的话题和真资讯。它正在成为一个极速蔓延的趋势。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夜店,到囊括许多涉猎不同音乐风格的DJ Mag百大DJ和未上榜的国际知名DJ/音乐制作人,越来越多人采用这种接歌手法,热度一再攀升。
DJ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在许多年前便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科普。作为一名Disc Jockey,也就是唱片骑师,他们的工作就是操控音乐,或者说播放音乐。但不是将一首音乐又一首音乐完整地播放,这里的放歌不是等待音乐结束后自动播放下一首曲目。
DJ的有别之处,是使用DJ的设备,包括CDJ、混音台,或者DJ控制器、黑胶唱机、电脑等等“机器”,对音乐进行现场播放以及衔接。而我们说的接歌,是为了方便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跨越不同语言。在英语里,它被称之为DJ Mix或Continuous Mix。
1940年左右,DJ刚刚诞生的时候,还没有接歌这么一说。只要将播放音乐作为职业,就算DJ。哪怕是英国皇室专门换黑胶的服务员,广播电视里播放单曲的工作者。到60年代左右,DJ才开始在迪斯科舞厅、夜店进行音乐播放的工作,使音乐不间断。
DJ开始注重他们的放歌技术。如何使一首音乐与一首音乐合理地衔接,都是讲究学问的。比如你将Hot Cue设在哪里,接歌的时候EQ应该怎么玩,切低频还是切高频,是否通过效果器接歌,怎么样使它们不违和,什么时候接入,什么时候切出等等。
比如两位DJ聚在一起,同样衔接两首音乐,他们往往也会有不一样的接歌方式。比如第一位DJ选择在Drop以后Mix进下一首曲目的Intro部分。而第二位DJ却选择在Breakdown结束以后衔接另一首曲目的Build-Up。谁都没错,只是手法不同。
今天要说的接歌手法,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了。但近两年突然开始普及。我们在看现场的时候一定都见识过,一些DJ们喜欢在一首曲目结束以后,衔接下一首曲目的Build-Up。Build-Up实际上就是Drop前面的加速段落或者衔接段落。
打个具体的比方,在我的排歌中,《Revenge Of The Goldfish》位于第九首,《SAYIM》排在第十首。我要怎么从第九首歌接到第十首歌呢?可不是放完第九首然后放第十首,那就不是一位DJ干的事了。读者们下个音乐流媒体就行了,还看什么DJ Set。
持续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在《Revenge Of The Goldfish》第一段Drop结束的地方,大概1:44左右,衔接《SAYIM》的第一段Build-Up开始的地方,大概0:27左右。大概将两首音乐Mix个几秒,就可以把《Revenge Of The Goldfish》切出了。
于是,从北美到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看似人人都在这么做。Drop接Build-Up,等Drop结束后继续接再一首音乐的Build-Up,以此类推。也有一些乐迷不太了解电子音乐、跳舞音乐的结构,误以为Build-Up就是Drop,所以错误地叫它“Drop接Drop”。
且有此类误解的人非常多。一首音乐在正式达到跳舞高潮段落的时候才算Drop,Drop前面的“缓冲部分”不算Drop。出乎意料的是,中国的许多夜店驻场DJ,也开始引用“Drop结束后接Build-Up并持续如此”的模式,且以很快的速度在中国夜店普及。部分人误以为这种未被命名的打碟手法来自中国夜店。
事实上这种接歌模式之所以火了起来,还是因为北美的Bass Music场景。自从去年开始,甚至更早的2016年,北美的许多Bass Music大牌DJ/Producer,或是当地一些流动不同夜店的Local DJs,均开始进行Drop接Build-Up的快速接歌挑战。
中国的许多Bass Music大佬也开始在演出中进行这样的接歌模式,一首Drop结束以后,你很难听到下一首音乐的Intro/Verse/Breakdown/Outro等等片段,向你袭来的通常是一个猛烈且短暂的Build-Up,然后又是一个新的Drop。优点在于,确实很“炸”。在DJ行业,也自是好评居多。
我们从2018年1月27日以后,似乎就没有再写过关于DJ技术的文章。这是一篇时隔半年以上的DJ技术讨论,主要还是理论。至于实践方面,还是希望大家自行操作。这样的接歌方式并不困难,只要找对点,别跑马,基本水到渠成。也掌控了当今众多DJ们的套路。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这不是一则新闻,这是一种趋势。显然,有许多《电子音乐资讯》的粉丝喜欢我们写科普文远远超过喜欢我们写新闻,但也有少数《电子音乐资讯》的粉丝只喜欢看新闻。这个世界永远是众口难调的,但仔细想想,相比新闻,科普文更像我们的初衷不是吗?
回归初衷,像以前一样聊一些别的地方看不到的话题和真资讯。它正在成为一个极速蔓延的趋势。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夜店,到囊括许多涉猎不同音乐风格的DJ Mag百大DJ和未上榜的国际知名DJ/音乐制作人,越来越多人采用这种接歌手法,热度一再攀升。
DJ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在许多年前便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科普。作为一名Disc Jockey,也就是唱片骑师,他们的工作就是操控音乐,或者说播放音乐。但不是将一首音乐又一首音乐完整地播放,这里的放歌不是等待音乐结束后自动播放下一首曲目。
DJ的有别之处,是使用DJ的设备,包括CDJ、混音台,或者DJ控制器、黑胶唱机、电脑等等“机器”,对音乐进行现场播放以及衔接。而我们说的接歌,是为了方便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跨越不同语言。在英语里,它被称之为DJ Mix或Continuous Mix。
1940年左右,DJ刚刚诞生的时候,还没有接歌这么一说。只要将播放音乐作为职业,就算DJ。哪怕是英国皇室专门换黑胶的服务员,广播电视里播放单曲的工作者。到60年代左右,DJ才开始在迪斯科舞厅、夜店进行音乐播放的工作,使音乐不间断。
DJ开始注重他们的放歌技术。如何使一首音乐与一首音乐合理地衔接,都是讲究学问的。比如你将Hot Cue设在哪里,接歌的时候EQ应该怎么玩,切低频还是切高频,是否通过效果器接歌,怎么样使它们不违和,什么时候接入,什么时候切出等等。
比如两位DJ聚在一起,同样衔接两首音乐,他们往往也会有不一样的接歌方式。比如第一位DJ选择在Drop以后Mix进下一首曲目的Intro部分。而第二位DJ却选择在Breakdown结束以后衔接另一首曲目的Build-Up。谁都没错,只是手法不同。
今天要说的接歌手法,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了。但近两年突然开始普及。我们在看现场的时候一定都见识过,一些DJ们喜欢在一首曲目结束以后,衔接下一首曲目的Build-Up。Build-Up实际上就是Drop前面的加速段落或者衔接段落。
打个具体的比方,在我的排歌中,《Revenge Of The Goldfish》位于第九首,《SAYIM》排在第十首。我要怎么从第九首歌接到第十首歌呢?可不是放完第九首然后放第十首,那就不是一位DJ干的事了。读者们下个音乐流媒体就行了,还看什么DJ Set。
持续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在《Revenge Of The Goldfish》第一段Drop结束的地方,大概1:44左右,衔接《SAYIM》的第一段Build-Up开始的地方,大概0:27左右。大概将两首音乐Mix个几秒,就可以把《Revenge Of The Goldfish》切出了。
于是,从北美到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看似人人都在这么做。Drop接Build-Up,等Drop结束后继续接再一首音乐的Build-Up,以此类推。也有一些乐迷不太了解电子音乐、跳舞音乐的结构,误以为Build-Up就是Drop,所以错误地叫它“Drop接Drop”。
且有此类误解的人非常多。一首音乐在正式达到跳舞高潮段落的时候才算Drop,Drop前面的“缓冲部分”不算Drop。出乎意料的是,中国的许多夜店驻场DJ,也开始引用“Drop结束后接Build-Up并持续如此”的模式,且以很快的速度在中国夜店普及。部分人误以为这种未被命名的打碟手法来自中国夜店。
事实上这种接歌模式之所以火了起来,还是因为北美的Bass Music场景。自从去年开始,甚至更早的2016年,北美的许多Bass Music大牌DJ/Producer,或是当地一些流动不同夜店的Local DJs,均开始进行Drop接Build-Up的快速接歌挑战。
中国的许多Bass Music大佬也开始在演出中进行这样的接歌模式,一首Drop结束以后,你很难听到下一首音乐的Intro/Verse/Breakdown/Outro等等片段,向你袭来的通常是一个猛烈且短暂的Build-Up,然后又是一个新的Drop。优点在于,确实很“炸”。在DJ行业,也自是好评居多。
我们从2018年1月27日以后,似乎就没有再写过关于DJ技术的文章。这是一篇时隔半年以上的DJ技术讨论,主要还是理论。至于实践方面,还是希望大家自行操作。这样的接歌方式并不困难,只要找对点,别跑马,基本水到渠成。也掌控了当今众多DJ们的套路。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