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把原创文章高产想象得太过简单


《电子音乐资讯》的作者又要开始心情分享时间啦!如果你觉得这跟音乐的直接关系不大,请去阅读其它文章好吗?还有3000多篇文章供你阅读。什么话题都不缺!本次话题依然跟碎片式阅读有点儿关系,又或者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懂得换位思考。



《电子音乐资讯》的高产不是唯一卖点,但却是音乐行业微信公众号,极少数可以做到的坚持特性。注意,我们说的并不是只有我们能做到日推四篇文章,比我们保持日推年龄更长、日推文章数量更多的笔者大佬我们也见过不少。人外有人。请别会错意。



但是呢,相比绝大部分音乐公众号来说,《电子音乐资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是一些只认识王绎龙和大张伟的Haters能够诋毁的。任何领域的工作都有它们的价值,有些文章可能只值两百元,但有些文章根据流量和传播程度、话题性,自然价值翻几番。



更重要的是更人性化的、不那么冷血的东西:工作量。为什么《电子音乐资讯》从最早的David Yandrin全职单打独斗,变成了一个注册有公司和商标的团队?很多萌新们都没考虑过吧。因为一个人如果每天承担这么多,根本忙不过来。



以近几个月老板强制执行的日推四篇文章来说。一篇文章的撰写大概在一小时到两小时左右,以每篇文章一个半小时作平均值,那么文章的纯撰写过程是每天六个小时。注意,六个小时只能代表我们撰写文章的时间,而且还是在打字速度飞快的前提下。



但请各位读者们静下心来,别忽略其它步骤。一篇文章的撰写,绝非只有每篇文章平均一个半小时的撰写一步。在文章开始撰写以前,你需要选择话题,通过任何渠道挖掘你想输出、成文的新资讯。选题本身是一门学问,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有想不想看。



有些时候,一篇文章的选题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有些时候,它们只是笔者们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些话题深奥到没有多少人看懂,但有些话题只是艺人们平时生活中的八卦、琐事。当你整理一切让它成为主题之前,都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在你完成选题之后,你还需要撰写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互联网营销表示,标题可能意味着文章阅读量的50%,而花一小时到两小时撰写的文章内容,也只是代表着50%。但这种数据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不同公众号的情况大有不同。



完成标题后,更进一步地完成摘要。摘要往往需要用一句话总结你想表达什么。它严重影响转发推文后的点开率。人们可能根据摘要决定是否点开。总而言之,撰写文章以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就像任何一项工作,准备往往比结果更繁琐。



不仅有繁琐的、几个小时的前期工作,还不该排除后期工作。比如文章在完成原创编写后,需要给文章配图,寻找图片和搭配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过程。恰好《电子音乐资讯》又喜欢玩内涵的、令人看不懂的艺术,许多暗喻至今没有答案,人们保持懵逼。



还有更加重要的后期大事——检查文章。我们的每篇文章至少经过两遍以上检查,必要的一遍是电脑网页端检查,这表示着在电脑上预览可见的错误,包括排版等等。其次是手机上预览稿的检查,毕竟手机端口还是有一定不同的。



过程,撰写文章每篇平均1.5小时,四篇6小时。再算上选题、标题、摘要、封面等前期准备不定数N小时。后期检查、合作方核对和反馈、配图等后期工序一小时~N小时。倘若再加上手动精选留言,每天的工作量长达10小时以上。就差出个时间表了。



我们并不是在进行任何邀功。我们只是希望读者们可以更加尊重媒体平台,以及一些正儿八经坚持写原创文章,三年甚至更多年头文思不动摇的人,不限于我们。就像我们十分看得起一些文章质量极高的笔者一样,他们值得被视为文化引导者。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有人一年憋出一张专辑,有人在飞机上一小时制作出一首商业跳舞音乐热单。总有小部分读者把我们的心血想象得太简单,好像随便码码字就能完成一天的任务一样。其实呢,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用不同方式,为不同行业付出。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6-11 20:00

请不要再把原创文章高产想象得太过简单


《电子音乐资讯》的作者又要开始心情分享时间啦!如果你觉得这跟音乐的直接关系不大,请去阅读其它文章好吗?还有3000多篇文章供你阅读。什么话题都不缺!本次话题依然跟碎片式阅读有点儿关系,又或者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懂得换位思考。



《电子音乐资讯》的高产不是唯一卖点,但却是音乐行业微信公众号,极少数可以做到的坚持特性。注意,我们说的并不是只有我们能做到日推四篇文章,比我们保持日推年龄更长、日推文章数量更多的笔者大佬我们也见过不少。人外有人。请别会错意。



但是呢,相比绝大部分音乐公众号来说,《电子音乐资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是一些只认识王绎龙和大张伟的Haters能够诋毁的。任何领域的工作都有它们的价值,有些文章可能只值两百元,但有些文章根据流量和传播程度、话题性,自然价值翻几番。



更重要的是更人性化的、不那么冷血的东西:工作量。为什么《电子音乐资讯》从最早的David Yandrin全职单打独斗,变成了一个注册有公司和商标的团队?很多萌新们都没考虑过吧。因为一个人如果每天承担这么多,根本忙不过来。



以近几个月老板强制执行的日推四篇文章来说。一篇文章的撰写大概在一小时到两小时左右,以每篇文章一个半小时作平均值,那么文章的纯撰写过程是每天六个小时。注意,六个小时只能代表我们撰写文章的时间,而且还是在打字速度飞快的前提下。



但请各位读者们静下心来,别忽略其它步骤。一篇文章的撰写,绝非只有每篇文章平均一个半小时的撰写一步。在文章开始撰写以前,你需要选择话题,通过任何渠道挖掘你想输出、成文的新资讯。选题本身是一门学问,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有想不想看。



有些时候,一篇文章的选题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有些时候,它们只是笔者们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些话题深奥到没有多少人看懂,但有些话题只是艺人们平时生活中的八卦、琐事。当你整理一切让它成为主题之前,都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在你完成选题之后,你还需要撰写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互联网营销表示,标题可能意味着文章阅读量的50%,而花一小时到两小时撰写的文章内容,也只是代表着50%。但这种数据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不同公众号的情况大有不同。



完成标题后,更进一步地完成摘要。摘要往往需要用一句话总结你想表达什么。它严重影响转发推文后的点开率。人们可能根据摘要决定是否点开。总而言之,撰写文章以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就像任何一项工作,准备往往比结果更繁琐。



不仅有繁琐的、几个小时的前期工作,还不该排除后期工作。比如文章在完成原创编写后,需要给文章配图,寻找图片和搭配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过程。恰好《电子音乐资讯》又喜欢玩内涵的、令人看不懂的艺术,许多暗喻至今没有答案,人们保持懵逼。



还有更加重要的后期大事——检查文章。我们的每篇文章至少经过两遍以上检查,必要的一遍是电脑网页端检查,这表示着在电脑上预览可见的错误,包括排版等等。其次是手机上预览稿的检查,毕竟手机端口还是有一定不同的。



过程,撰写文章每篇平均1.5小时,四篇6小时。再算上选题、标题、摘要、封面等前期准备不定数N小时。后期检查、合作方核对和反馈、配图等后期工序一小时~N小时。倘若再加上手动精选留言,每天的工作量长达10小时以上。就差出个时间表了。



我们并不是在进行任何邀功。我们只是希望读者们可以更加尊重媒体平台,以及一些正儿八经坚持写原创文章,三年甚至更多年头文思不动摇的人,不限于我们。就像我们十分看得起一些文章质量极高的笔者一样,他们值得被视为文化引导者。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有人一年憋出一张专辑,有人在飞机上一小时制作出一首商业跳舞音乐热单。总有小部分读者把我们的心血想象得太简单,好像随便码码字就能完成一天的任务一样。其实呢,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用不同方式,为不同行业付出。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6-11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