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人嫌弃我们的文章总是太长


事实上我们在几个月以前聊过一次相似的话题,但今天的内容还是有些不同。曾浅谈“文章过长”问题,但今天更多地偏向清晰化的“字数如何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还有以前从来没仔细聊过的“这些读者们应该怎么办”。



在曾经定义过“文章过长”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得知一篇文章在达到一定的篇幅限制以后可能引发部分读者反感。那么如果你想让文章既保持足够的话题性和丰富程度,又不希望它达到读者不耐烦的界限,就需要考量中间值。



换句话来说,文章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你无法在一篇文章里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你在很多信息上进行了压缩,懂的人懂,但不懂的人仍然会有很多疑虑。太长,理论上带有更多价值,但可能失去很多完整读者,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会看完。



如果一个微信公众号希望定位为原创号,试图输出更多以原创为基本标准的内容,你要知道的是,微信公众平台对文章原创的基本要求,是达到300字以上。这300字很难凑字数,哪怕带有一小段翻译内容,都不足以达到微信公众平台对原创的标准。



那么也就是说,文章即使短,也短不过300字。若靠翻译一部分信息植入凑字数,后果也许就是吃违规。在以《电子音乐资讯》为例的文章当中,普遍的头条文章在1000字以上,普遍的非头条文章可能在300字~1500字之间不等。



那么嫌弃我们“文章太长”的人,真的站得住脚吗?我们可以告诉你,当然不行。它们仅仅只是达到了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标准。除非你认为300字以内的纯抄袭或纯翻译文章才算“不长”,但我们又不怕告诉你,在贵平台看来,翻译就是抄袭。



说到底,无法接受内容丰富的文章,是读者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作者。一位作者不应该被灌输“文章越短越好”的思想,如果一位读者被粉丝过分地牵引从而导致文章“缩水”,代表这位读者基本没有写作功底和不了解什么是写作。



到头来还是我们常说的问题——碎片式阅读。碎片式阅读危害了一切。如果你认为几百字、一千多字的文章就算太长,我们唯一能给你的意见,就是退出微信公众平台的世界,取关所有微信公众号,回到一苗三分地。



你会想,“不会吧!这么狠吗?我没有耐心阅读文章,就应该把所有微信公众号取关?太极端了吧”。但事实上,我们指代的是一些连几百字的文章都不愿意好好吸收的人呢。我们是爱大家的,不希望粉丝沦落成无法品读文字的木头。



但倘若你着实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正是从来无法对一篇文章完整阅读,或许你应该考虑一下平台性质。换个角度思考,以不同的阅读习惯考虑,你是否更加适合网易云音乐或者微博呢?不同类型的平台可能适合不同类型的用户。



网易云音乐,理论上是音乐流媒体,但近几年一直在开发社交网络的功能。用户可以发布动态,有基本的“转评赞”功能。我们也有网易云音乐官方账号,主要发布一些从Instagram和Facebook搬运的视频,很容易满足碎片式阅读或者快餐阅读。



微博,理论上是在电子音乐文化没有被系统化地引导和成文之前,最容易传播电子音乐文化的中国工具,更适合一些完全不会撰写文章,但希望在短时间内输出内容的用户。我们的微博账号极少更新,可能是因为我们与微博的“快捷”属性“道不相同”。



我们希望每个网友找到更加喜欢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如果你希望通过很短的时间内,用极其简约的文字,几乎可以一扫而过的图片、视频当中获取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很难满足你,也没有必要满足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5-31 20:00

当一些人嫌弃我们的文章总是太长


事实上我们在几个月以前聊过一次相似的话题,但今天的内容还是有些不同。曾浅谈“文章过长”问题,但今天更多地偏向清晰化的“字数如何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还有以前从来没仔细聊过的“这些读者们应该怎么办”。



在曾经定义过“文章过长”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得知一篇文章在达到一定的篇幅限制以后可能引发部分读者反感。那么如果你想让文章既保持足够的话题性和丰富程度,又不希望它达到读者不耐烦的界限,就需要考量中间值。



换句话来说,文章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你无法在一篇文章里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你在很多信息上进行了压缩,懂的人懂,但不懂的人仍然会有很多疑虑。太长,理论上带有更多价值,但可能失去很多完整读者,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会看完。



如果一个微信公众号希望定位为原创号,试图输出更多以原创为基本标准的内容,你要知道的是,微信公众平台对文章原创的基本要求,是达到300字以上。这300字很难凑字数,哪怕带有一小段翻译内容,都不足以达到微信公众平台对原创的标准。



那么也就是说,文章即使短,也短不过300字。若靠翻译一部分信息植入凑字数,后果也许就是吃违规。在以《电子音乐资讯》为例的文章当中,普遍的头条文章在1000字以上,普遍的非头条文章可能在300字~1500字之间不等。



那么嫌弃我们“文章太长”的人,真的站得住脚吗?我们可以告诉你,当然不行。它们仅仅只是达到了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标准。除非你认为300字以内的纯抄袭或纯翻译文章才算“不长”,但我们又不怕告诉你,在贵平台看来,翻译就是抄袭。



说到底,无法接受内容丰富的文章,是读者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作者。一位作者不应该被灌输“文章越短越好”的思想,如果一位读者被粉丝过分地牵引从而导致文章“缩水”,代表这位读者基本没有写作功底和不了解什么是写作。



到头来还是我们常说的问题——碎片式阅读。碎片式阅读危害了一切。如果你认为几百字、一千多字的文章就算太长,我们唯一能给你的意见,就是退出微信公众平台的世界,取关所有微信公众号,回到一苗三分地。



你会想,“不会吧!这么狠吗?我没有耐心阅读文章,就应该把所有微信公众号取关?太极端了吧”。但事实上,我们指代的是一些连几百字的文章都不愿意好好吸收的人呢。我们是爱大家的,不希望粉丝沦落成无法品读文字的木头。



但倘若你着实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正是从来无法对一篇文章完整阅读,或许你应该考虑一下平台性质。换个角度思考,以不同的阅读习惯考虑,你是否更加适合网易云音乐或者微博呢?不同类型的平台可能适合不同类型的用户。



网易云音乐,理论上是音乐流媒体,但近几年一直在开发社交网络的功能。用户可以发布动态,有基本的“转评赞”功能。我们也有网易云音乐官方账号,主要发布一些从Instagram和Facebook搬运的视频,很容易满足碎片式阅读或者快餐阅读。



微博,理论上是在电子音乐文化没有被系统化地引导和成文之前,最容易传播电子音乐文化的中国工具,更适合一些完全不会撰写文章,但希望在短时间内输出内容的用户。我们的微博账号极少更新,可能是因为我们与微博的“快捷”属性“道不相同”。



我们希望每个网友找到更加喜欢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如果你希望通过很短的时间内,用极其简约的文字,几乎可以一扫而过的图片、视频当中获取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很难满足你,也没有必要满足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5-31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