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人中国演出费过高 是不少主办方“稳赔不赚”的原因之一


有关于主办方的话题似乎在电子音乐资讯当中并不少见,不少企业、公司挤破脑袋想加入主办方行业,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但最终,关键问题还是在于阵容和宣传。国际艺人似乎才是国内电音活动主办方的首选。



也许你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见,不少主办方可能觉得标题十分有共鸣,所以点开本篇文章。“稳赔不赚”的主办方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除了小部分在商业方面取得成功的电音活动巨头以外,活动的收入都难以满足活动的支出。



那么今天的话题重点在于,许多国际大牌艺人,在中国的演出费报价过高,主办方在承担巨额成本的同时,难以获得与成本接近的收益。虽然我们曾经已经在其它文章提过相关问题,但似乎很多人并不当回事。



小艺人还好,该是1万美金就是1万美金,该是2万美金就是2万美金,没什么知名度的DJ/Producer也愿意几千美金来中国做个巡演。不过大牌艺人就得瑟了,没有Tour都不愿意来,只有一站的话Booking Agency根本不放人。



能理解,赚钱嘛,中国这么多城市,这么多夜店,吸金多容易。但是,很多大牌艺人,特别是DJ Mag百大DJ这张水榜上排名较高的艺人,对于中国的报价,是对于外国报价的N倍。



也许你好奇为什么。说得好听点儿,中国太远了,他们演出不方便,飞机行程有时候就得十几、二十几个小时。这么久的路途,他们更愿意在临近的国家演出,能多跑几场音乐节也好。说得不好听点儿,鬼佬都觉得中国人的钱好赚



我们知道许许多多大牌艺人的演出身价,在美国一场演出十几万美元可以拿到的艺人,在中国报三十万美元也很抢手。翻个一倍、两倍对于国内的主办方来说早就司空见惯了。20万美金变成80万美金才够你苦不堪言的,更夸张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艺人在外国演出,说不定主办方还有盈利的空间。如果10万美金的艺人能带来20万美金乃至更高的演出收入,那么主办方也算做了一笔成功的买卖。但如果10万美金的演出费变成了30万美金,主八方就只能“稳赔不赚”了。



各位想入行当主办方的朋友,都不要把这个行业想得太简单,文化尚未成熟。有很多情况下,艺人能带来的票房号召力是远远不如他们的身价的,但其实这又是合理的。既然成本不公平,也变相意味着在国内更加困难,艺人的选择需要三思而后行。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1-26 20:00

国际艺人中国演出费过高 是不少主办方“稳赔不赚”的原因之一


有关于主办方的话题似乎在电子音乐资讯当中并不少见,不少企业、公司挤破脑袋想加入主办方行业,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但最终,关键问题还是在于阵容和宣传。国际艺人似乎才是国内电音活动主办方的首选。



也许你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见,不少主办方可能觉得标题十分有共鸣,所以点开本篇文章。“稳赔不赚”的主办方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除了小部分在商业方面取得成功的电音活动巨头以外,活动的收入都难以满足活动的支出。



那么今天的话题重点在于,许多国际大牌艺人,在中国的演出费报价过高,主办方在承担巨额成本的同时,难以获得与成本接近的收益。虽然我们曾经已经在其它文章提过相关问题,但似乎很多人并不当回事。



小艺人还好,该是1万美金就是1万美金,该是2万美金就是2万美金,没什么知名度的DJ/Producer也愿意几千美金来中国做个巡演。不过大牌艺人就得瑟了,没有Tour都不愿意来,只有一站的话Booking Agency根本不放人。



能理解,赚钱嘛,中国这么多城市,这么多夜店,吸金多容易。但是,很多大牌艺人,特别是DJ Mag百大DJ这张水榜上排名较高的艺人,对于中国的报价,是对于外国报价的N倍。



也许你好奇为什么。说得好听点儿,中国太远了,他们演出不方便,飞机行程有时候就得十几、二十几个小时。这么久的路途,他们更愿意在临近的国家演出,能多跑几场音乐节也好。说得不好听点儿,鬼佬都觉得中国人的钱好赚



我们知道许许多多大牌艺人的演出身价,在美国一场演出十几万美元可以拿到的艺人,在中国报三十万美元也很抢手。翻个一倍、两倍对于国内的主办方来说早就司空见惯了。20万美金变成80万美金才够你苦不堪言的,更夸张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艺人在外国演出,说不定主办方还有盈利的空间。如果10万美金的艺人能带来20万美金乃至更高的演出收入,那么主办方也算做了一笔成功的买卖。但如果10万美金的演出费变成了30万美金,主八方就只能“稳赔不赚”了。



各位想入行当主办方的朋友,都不要把这个行业想得太简单,文化尚未成熟。有很多情况下,艺人能带来的票房号召力是远远不如他们的身价的,但其实这又是合理的。既然成本不公平,也变相意味着在国内更加困难,艺人的选择需要三思而后行。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1-26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