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世界里 看演出就是明星见面会


本篇文章包括电音现场在内,但不仅限于电音现场,有关于一切音乐风格。大概是从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存在印象的年龄开始,演唱会、音乐会、音乐节、室内派对等演出形式便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东西。



最具体的还是演唱会吧。不管在座的各位从什么时候开始听电子音乐,喜欢的是哪种具体的电子音乐风格,是只听EDM还是Fuck EDM,都不是今天的重点。不管你的年龄为几,这一切对于21世纪来说,光凭C-pop出发都可以看清本质了。



你为什么要去一场C-pop演唱会?你身边的小姑娘为什么从初中、高中开始狂热地追求K-pop歌手的中国巡演?是什么让他们完全无视了黄牛的价格炒作,一股劲地愿意把只价几百元的门票以几千元的价格购买?



或者说,他们真的喜欢音乐吗?他们真的懂音乐吗?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这些音乐,会不会连音乐风格都摸不清?会不会连这些单曲其实是抄袭的都不知道?毕竟这实在太正常了。



他们对音乐狂热吗?亦或者只是对追星行为狂热?他们到音乐现场是追求更好的音乐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亦或者只是去见见自己最爱的明星,拍拍照片。不少学历不高的在校学生,拿父母的钱买几千元的门票,竟然只是把这当成明星见面会。



可能,大家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答案已经很清晰了吧。但自从进入电子音乐场景,亦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是进入舞曲现场场景之后,我们开始追求Rave Party,开始有了明确的品味和兴趣的定位,但我们依然无法摆脱大众的追星心理。



有人只在意音乐好坏,而每个月耗费几千乃至几万元,“奔波”全球,不少人甚至只是想证明自己真的是一位Raver而已。但有些人只在意台上的家伙是不是DJ Mag那张臭名远扬的商业榜单上的百大DJ,够不够大牌,够不够当你的偶像。



不过,客观来说,也确实正是需要这群人,才有如今这么繁荣的Rave市场。如果没有这群追星族,如果没有这群把演出当成明星见面会的粉丝,那么主办方在耗费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举办活动之后,一定是血本无归的。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在讽刺这些人,反之,我们正在告诉大家,你很难保持热爱,但你可以明确地知道,音乐现场就是这样的。艺人在树立偶像身份之后,粉丝有可能连打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他们依然是潜在的消费人群,即使是“日抛粉”。



越是对艺人狂热的粉丝,越是把艺人当成大明星、超级偶像的粉丝,越是把任何音乐风格都称之为EDM的粉丝,越有可能愿意花大把的银子,见自己最爱的DJ/制作人一眼。但是,这又何尝不好呢?有买才有卖。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哦。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1-22 20:00

在很多人的世界里 看演出就是明星见面会


本篇文章包括电音现场在内,但不仅限于电音现场,有关于一切音乐风格。大概是从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存在印象的年龄开始,演唱会、音乐会、音乐节、室内派对等演出形式便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东西。



最具体的还是演唱会吧。不管在座的各位从什么时候开始听电子音乐,喜欢的是哪种具体的电子音乐风格,是只听EDM还是Fuck EDM,都不是今天的重点。不管你的年龄为几,这一切对于21世纪来说,光凭C-pop出发都可以看清本质了。



你为什么要去一场C-pop演唱会?你身边的小姑娘为什么从初中、高中开始狂热地追求K-pop歌手的中国巡演?是什么让他们完全无视了黄牛的价格炒作,一股劲地愿意把只价几百元的门票以几千元的价格购买?



或者说,他们真的喜欢音乐吗?他们真的懂音乐吗?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这些音乐,会不会连音乐风格都摸不清?会不会连这些单曲其实是抄袭的都不知道?毕竟这实在太正常了。



他们对音乐狂热吗?亦或者只是对追星行为狂热?他们到音乐现场是追求更好的音乐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亦或者只是去见见自己最爱的明星,拍拍照片。不少学历不高的在校学生,拿父母的钱买几千元的门票,竟然只是把这当成明星见面会。



可能,大家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答案已经很清晰了吧。但自从进入电子音乐场景,亦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是进入舞曲现场场景之后,我们开始追求Rave Party,开始有了明确的品味和兴趣的定位,但我们依然无法摆脱大众的追星心理。



有人只在意音乐好坏,而每个月耗费几千乃至几万元,“奔波”全球,不少人甚至只是想证明自己真的是一位Raver而已。但有些人只在意台上的家伙是不是DJ Mag那张臭名远扬的商业榜单上的百大DJ,够不够大牌,够不够当你的偶像。



不过,客观来说,也确实正是需要这群人,才有如今这么繁荣的Rave市场。如果没有这群追星族,如果没有这群把演出当成明星见面会的粉丝,那么主办方在耗费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举办活动之后,一定是血本无归的。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在讽刺这些人,反之,我们正在告诉大家,你很难保持热爱,但你可以明确地知道,音乐现场就是这样的。艺人在树立偶像身份之后,粉丝有可能连打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他们依然是潜在的消费人群,即使是“日抛粉”。



越是对艺人狂热的粉丝,越是把艺人当成大明星、超级偶像的粉丝,越是把任何音乐风格都称之为EDM的粉丝,越有可能愿意花大把的银子,见自己最爱的DJ/制作人一眼。但是,这又何尝不好呢?有买才有卖。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哦。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8-01-2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