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长假的好机会,电子音乐资讯安排了一些特别的话题,近段时间,推荐中国的制作人/DJ,成为了一道与以往不同的别致风景。而今天要推荐的一位中国DJ,则遇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究竟是巧合还是设计师抄袭,也不得而知。
Maxximize Records是由Blasterjaxx创立的厂牌,凭借Blasterjaxx在各大社交网络以及流媒体上数百万粉丝的数据,Maxximize Records也很快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人气的厂牌。看看Maxximize Records的Logo。
A-DA是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省的DJ,起先因为喜欢Hip-hop音乐而梦想成为一位DJ,2012年成为Linx Club的舞台总监。2013年A-DA转型为艺人,成为全国大量夜店以及音乐节的Guest DJ。而A-DA的Logo从2013年沿用至今。
在看到Maxximize Records和A-DA的Logo之后,许多人都会说,这也太像了吧?80%以上的相似度,尽管区别显而易见,但总是会让人联想到设计师是否涉嫌抄袭。毕竟在接二连三的抄袭事件影响下,人们多少有点敏感,A-DA无奈地遇到了大量的误会。
那么到底是Maxximize Records的Logo先出现的,还是A-DA的Logo先出现的?A-DA在2013年开始使用这个Logo,而Maxximize Records在2015年才诞生。A-DA的Logo比Maxximize Records的Logo更早出现两年。
“A-DA抄袭了Maxximize Records”自然就成为不可能成立的说法。那么“Maxximize Records是否抄袭A-DA”,也没有办法说得那么肯定。客观看来,这个Logo的设计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设计师之间的想法撞衫,也不是不可能。
暂且不定义Logo相似度如此之高是不是抄袭,如果只是巧合的话,就把这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去看待吧。如果非要去追究有没有抄袭,也很难追究出个所以然。但因为这件事,偶然让电子音乐资讯发现了A-DA。
A-DA曾经与Dash Berlin/Ummet Ozcan/DVBBS/Dyro等国际艺人有过同台演出经验,更确切地来说,为众多国际大牌担任过Support DJ。除了是DJ以外,A-DA正在往音乐制作人的方向发展,塑造全新身份。
在Blasterjaxx创立Maxximize Records之后,Blasterjaxx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Maxximize Records发行的。所以即便不知道Maxximize Records,也有很大的概率偶然看过Maxximize Records的Logo。
假如作为媒体,一定要在“巧合”与“抄袭”之间选择出一个答案,那么电子音乐资讯更加偏向于“可能是巧合”。绝非偏袒Maxximize Records,而是依照这种几何Logo的创意,从难度上分析,但凡是个平面设计师都不难实现。
不过,虽然说A-DA与Maxximize Records的“Logo相似”事件很难判定为抄袭,但可不是每起抄袭事件都能用巧合去解释的,大张伟抄袭就不会是巧合。巧合还是抄袭,主要在于“撞衫情况”是否可能出现巧合。发现一些巧合,切勿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揭发大量抄袭/盗歌/冒充之余,本篇文章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并非所有相似的东西都是抄袭。Maxximize Records更是Spinnin' Records的子厂牌之一。借助这个机会,或许读者们可以对Maxximize Records和A-DA更加熟悉。
趁着国庆长假的好机会,电子音乐资讯安排了一些特别的话题,近段时间,推荐中国的制作人/DJ,成为了一道与以往不同的别致风景。而今天要推荐的一位中国DJ,则遇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究竟是巧合还是设计师抄袭,也不得而知。
Maxximize Records是由Blasterjaxx创立的厂牌,凭借Blasterjaxx在各大社交网络以及流媒体上数百万粉丝的数据,Maxximize Records也很快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人气的厂牌。看看Maxximize Records的Logo。
A-DA是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省的DJ,起先因为喜欢Hip-hop音乐而梦想成为一位DJ,2012年成为Linx Club的舞台总监。2013年A-DA转型为艺人,成为全国大量夜店以及音乐节的Guest DJ。而A-DA的Logo从2013年沿用至今。
在看到Maxximize Records和A-DA的Logo之后,许多人都会说,这也太像了吧?80%以上的相似度,尽管区别显而易见,但总是会让人联想到设计师是否涉嫌抄袭。毕竟在接二连三的抄袭事件影响下,人们多少有点敏感,A-DA无奈地遇到了大量的误会。
那么到底是Maxximize Records的Logo先出现的,还是A-DA的Logo先出现的?A-DA在2013年开始使用这个Logo,而Maxximize Records在2015年才诞生。A-DA的Logo比Maxximize Records的Logo更早出现两年。
“A-DA抄袭了Maxximize Records”自然就成为不可能成立的说法。那么“Maxximize Records是否抄袭A-DA”,也没有办法说得那么肯定。客观看来,这个Logo的设计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设计师之间的想法撞衫,也不是不可能。
暂且不定义Logo相似度如此之高是不是抄袭,如果只是巧合的话,就把这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去看待吧。如果非要去追究有没有抄袭,也很难追究出个所以然。但因为这件事,偶然让电子音乐资讯发现了A-DA。
A-DA曾经与Dash Berlin/Ummet Ozcan/DVBBS/Dyro等国际艺人有过同台演出经验,更确切地来说,为众多国际大牌担任过Support DJ。除了是DJ以外,A-DA正在往音乐制作人的方向发展,塑造全新身份。
在Blasterjaxx创立Maxximize Records之后,Blasterjaxx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Maxximize Records发行的。所以即便不知道Maxximize Records,也有很大的概率偶然看过Maxximize Records的Logo。
假如作为媒体,一定要在“巧合”与“抄袭”之间选择出一个答案,那么电子音乐资讯更加偏向于“可能是巧合”。绝非偏袒Maxximize Records,而是依照这种几何Logo的创意,从难度上分析,但凡是个平面设计师都不难实现。
不过,虽然说A-DA与Maxximize Records的“Logo相似”事件很难判定为抄袭,但可不是每起抄袭事件都能用巧合去解释的,大张伟抄袭就不会是巧合。巧合还是抄袭,主要在于“撞衫情况”是否可能出现巧合。发现一些巧合,切勿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揭发大量抄袭/盗歌/冒充之余,本篇文章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并非所有相似的东西都是抄袭。Maxximize Records更是Spinnin' Records的子厂牌之一。借助这个机会,或许读者们可以对Maxximize Records和A-DA更加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