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遍了各种或大或小的Rave派对 知道Rave派对的初衷形态吗?


Rave派对就在大众身边,Rave文化就在大众身边。人们经常提到的“蹦迪”已经不是真正的蹦迪斯科了,其实指的正是Raving。而这些让人们疯狂地享受于其中,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共舞的场景,就是Rave派对。说得更俗一些,但不那么专业,Rave也许就是“跟着跳舞音乐去嗨”。很多人没听说过Rave,没听说过Rave派对,但不代表真的没有接触过。



Rave的活动被称之为Rave Party,喜欢Rave或者频繁Rave的参与者被称之为Raver,Rave的动态形式是Raving。Rave文化,无非奠定了如今真正以电子音乐为主的派对文化。Rave派对最初起源于70年代,但定型于80年代,开始于罗兰TB-303鼓机创造出来的一些电子音乐风格,最初完全属于地下文化,跟主流不搭边。最早的Rave派对是违法的,在英国先行,没有任何盈利性,有DJ放歌,有人群跳舞,人们沉浸于狂欢之中。



不过,也正是因为Rave派对一开始是完全搭配Drugs存在的,所以这样的活动往往十分隐秘,不可能像如今已经发展到每家每户。Ravers会去寻找一些废弃的厂房或者仓库,如果没有这样的场地条件,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种空场地,只要够隐秘,不会被警察发现,Rave派对就可以成立。数十个人在一个空场地,包含一位DJ,自由舞者则在场地里享受音乐带来的振奋,这便是最简单的时候。



严格来说,Dance音乐和电子音乐都并非起源于Rave文化,也不是因为Rave文化才火起来的,但EDM确确实实起源于Rave文化,而EDM又确确实实不应该以字面上去理解。如果去追溯EDM的历史,还有EDM的详细元素,或许会对EDM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不过,Rave派对最早搭配的音乐风格是Acid House,后来Techno/Trance/Drum & Bass等等也被频繁地在Rave派对上播放。



正是因为Rave派对,才有了仓库派对,相互依存。可以说,仓库派对是Rave派对最早的形式,是Rave派对真正意义上的初衷。Club也好,Bar也罢,一开始都是无法包容Rave派对的,甚至当时也不存在这种形式的音乐节。80年代中期,Rave文化遍布英国各大城市,主要是伦敦/曼彻斯特等等,后来影响全世界,Ibiza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渐渐演变为全球顶级的派对中心。



一直到90年代,Rave派对才脱离了仓库派对,慢慢在夜店,在Disco舞厅,甚至在一些室外,都纷纷出现,可以说如今的Rave派对已经不难区分了。基本上所有派对,只要有对电子音乐的追求,只要一群人在舞池能跳舞得起来,只要看起来像是一场真正的派对,而不是一堆人各玩各的丝毫不跳舞,那么都可以算是Rave派对。仓库派对的定义事实上十分容易,在空场地搭建/举办的派对,就是仓库派对。



随着仓库派对与Rave文化交叉的几十年发展之后,Rave派对才开始扩大规模,最早的仓库派对最多也只能做到4000多人,21世纪Rave派对真正发展到音乐节模式,则全世界都出现了大量数万人规模的这种音乐节,也就是电音节。从零几年到现代,电音节的发展呈飞奔趋势,零几年就已经存在的电音节,如今要么已经没了,要么发展到了数十万人的规模,起码也有几万人。Rave派对随之开始在体育馆举办,虽然在国内比较少。



如今就算是大家身边的夜店也都已经在往Rave转型了,不过这些夜店一般会自称“派对场”,也是个国内的行业术语,如果翻译成Party Club,那么电子音乐资讯认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定要说夜店有没有Rave派对到底区别在哪儿,似乎很简单,过时的夜店模式即卡座+散台,总之人们都在喝酒,看不到任何人Rave。而现在好的夜店,人们都在Rave。所以说到底还是,人们在干什么,这场活动就算什么。



西方的仓库派对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几乎每家夜店都会办活动,时不时请几个知名音乐制作人/DJ来演出,已经是必要的模式。如果365天全驻场DJ,真的是可能被淘汰的,所以不要把这当成先锋,这只是常态。体育馆的Rave派对往往取代了仓库派对的地位,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城市发展,也让发达国家很少再有空场地可以作为仓库派对的基本条件。音乐节本应该符合室外这一元素,所以室内Rave也不应该说是音乐节。



国内的仓库派对现状却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直到近几年,仓库派对才开始在国内愈发壮大,仓库派对也不是字面上的“在货仓举办派对”,例如这次会在琶醍的包装车间举办的Code Future就是绝对意义上的仓库派对。80年代到90年代伦敦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场地平时是完全空旷的,即便是办Rave派对,人们也不愿意花太多钱在搭建上。仓库派对在西方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音乐节和夜店走向高峰,体育场则是室内的新王。



这一方面,国内的仓库派对起码还能再火爆个好几年,因为仓库派对不难举办,但未来可能主要的发展方向也与西方国家一样是音乐节和夜店。电子音乐资讯曾经观察过为什么国内很少有体育馆派对,要是想通俗理解,那非要叫成“室内音乐节”也无所谓了,但这样的说法确实不太专业。最终的结论是,国内的体育馆很少能支持到Rave派对这种形式,室内活动受束缚。在这一现状改变之前,仓库派对或许仍然会是中国室内派对的最好场景。



人们对仓库派对是没有感情的,因为人们并不了解Rave文化是怎么过来的,每一场仓库派对其实都在还原Rave派对的历史。现在的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电音节,身边的乡亲父老都想去电音节,即便一些电音节的阵容真的没什么看点,即便很多人对阵容里的艺人一个都不认识,即便这些人说不出自己为什么要去电音节。仓库派对早晚是要死的,等世界上再也没有可以做仓库派对的场地的时候,仓库派对就死了。但现在,仓库派对还在。



2017年7月29日

Code Future

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118号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包装车间

预售票240元/预定卡座微信emocar0lic



长按下方二维码,并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购票链接。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7-07-27 20:00

去遍了各种或大或小的Rave派对 知道Rave派对的初衷形态吗?


Rave派对就在大众身边,Rave文化就在大众身边。人们经常提到的“蹦迪”已经不是真正的蹦迪斯科了,其实指的正是Raving。而这些让人们疯狂地享受于其中,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共舞的场景,就是Rave派对。说得更俗一些,但不那么专业,Rave也许就是“跟着跳舞音乐去嗨”。很多人没听说过Rave,没听说过Rave派对,但不代表真的没有接触过。



Rave的活动被称之为Rave Party,喜欢Rave或者频繁Rave的参与者被称之为Raver,Rave的动态形式是Raving。Rave文化,无非奠定了如今真正以电子音乐为主的派对文化。Rave派对最初起源于70年代,但定型于80年代,开始于罗兰TB-303鼓机创造出来的一些电子音乐风格,最初完全属于地下文化,跟主流不搭边。最早的Rave派对是违法的,在英国先行,没有任何盈利性,有DJ放歌,有人群跳舞,人们沉浸于狂欢之中。



不过,也正是因为Rave派对一开始是完全搭配Drugs存在的,所以这样的活动往往十分隐秘,不可能像如今已经发展到每家每户。Ravers会去寻找一些废弃的厂房或者仓库,如果没有这样的场地条件,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种空场地,只要够隐秘,不会被警察发现,Rave派对就可以成立。数十个人在一个空场地,包含一位DJ,自由舞者则在场地里享受音乐带来的振奋,这便是最简单的时候。



严格来说,Dance音乐和电子音乐都并非起源于Rave文化,也不是因为Rave文化才火起来的,但EDM确确实实起源于Rave文化,而EDM又确确实实不应该以字面上去理解。如果去追溯EDM的历史,还有EDM的详细元素,或许会对EDM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不过,Rave派对最早搭配的音乐风格是Acid House,后来Techno/Trance/Drum & Bass等等也被频繁地在Rave派对上播放。



正是因为Rave派对,才有了仓库派对,相互依存。可以说,仓库派对是Rave派对最早的形式,是Rave派对真正意义上的初衷。Club也好,Bar也罢,一开始都是无法包容Rave派对的,甚至当时也不存在这种形式的音乐节。80年代中期,Rave文化遍布英国各大城市,主要是伦敦/曼彻斯特等等,后来影响全世界,Ibiza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渐渐演变为全球顶级的派对中心。



一直到90年代,Rave派对才脱离了仓库派对,慢慢在夜店,在Disco舞厅,甚至在一些室外,都纷纷出现,可以说如今的Rave派对已经不难区分了。基本上所有派对,只要有对电子音乐的追求,只要一群人在舞池能跳舞得起来,只要看起来像是一场真正的派对,而不是一堆人各玩各的丝毫不跳舞,那么都可以算是Rave派对。仓库派对的定义事实上十分容易,在空场地搭建/举办的派对,就是仓库派对。



随着仓库派对与Rave文化交叉的几十年发展之后,Rave派对才开始扩大规模,最早的仓库派对最多也只能做到4000多人,21世纪Rave派对真正发展到音乐节模式,则全世界都出现了大量数万人规模的这种音乐节,也就是电音节。从零几年到现代,电音节的发展呈飞奔趋势,零几年就已经存在的电音节,如今要么已经没了,要么发展到了数十万人的规模,起码也有几万人。Rave派对随之开始在体育馆举办,虽然在国内比较少。



如今就算是大家身边的夜店也都已经在往Rave转型了,不过这些夜店一般会自称“派对场”,也是个国内的行业术语,如果翻译成Party Club,那么电子音乐资讯认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定要说夜店有没有Rave派对到底区别在哪儿,似乎很简单,过时的夜店模式即卡座+散台,总之人们都在喝酒,看不到任何人Rave。而现在好的夜店,人们都在Rave。所以说到底还是,人们在干什么,这场活动就算什么。



西方的仓库派对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几乎每家夜店都会办活动,时不时请几个知名音乐制作人/DJ来演出,已经是必要的模式。如果365天全驻场DJ,真的是可能被淘汰的,所以不要把这当成先锋,这只是常态。体育馆的Rave派对往往取代了仓库派对的地位,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城市发展,也让发达国家很少再有空场地可以作为仓库派对的基本条件。音乐节本应该符合室外这一元素,所以室内Rave也不应该说是音乐节。



国内的仓库派对现状却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直到近几年,仓库派对才开始在国内愈发壮大,仓库派对也不是字面上的“在货仓举办派对”,例如这次会在琶醍的包装车间举办的Code Future就是绝对意义上的仓库派对。80年代到90年代伦敦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场地平时是完全空旷的,即便是办Rave派对,人们也不愿意花太多钱在搭建上。仓库派对在西方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音乐节和夜店走向高峰,体育场则是室内的新王。



这一方面,国内的仓库派对起码还能再火爆个好几年,因为仓库派对不难举办,但未来可能主要的发展方向也与西方国家一样是音乐节和夜店。电子音乐资讯曾经观察过为什么国内很少有体育馆派对,要是想通俗理解,那非要叫成“室内音乐节”也无所谓了,但这样的说法确实不太专业。最终的结论是,国内的体育馆很少能支持到Rave派对这种形式,室内活动受束缚。在这一现状改变之前,仓库派对或许仍然会是中国室内派对的最好场景。



人们对仓库派对是没有感情的,因为人们并不了解Rave文化是怎么过来的,每一场仓库派对其实都在还原Rave派对的历史。现在的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电音节,身边的乡亲父老都想去电音节,即便一些电音节的阵容真的没什么看点,即便很多人对阵容里的艺人一个都不认识,即便这些人说不出自己为什么要去电音节。仓库派对早晚是要死的,等世界上再也没有可以做仓库派对的场地的时候,仓库派对就死了。但现在,仓库派对还在。



2017年7月29日

Code Future

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118号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包装车间

预售票240元/预定卡座微信emocar0lic



长按下方二维码,并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购票链接。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7-07-27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