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人现场的电音节:tomorrowworld取消

       tomorrowland是世界上在场人数最多的电音节,在场人数能达到19万连续多年。在音乐节的三大条件里,tomorrowland达到了人数条件的顶峰。

       而tomorrowworld是什么呢?:tomorrowworld就是美国的tomorrowland。

      这是一则沉重的消息:



       翻译:亲爱的朋友们,带着一颗沉重的心,我们通知你,tomorrowworld在2016年不会举办。




       最知名的音乐榜单之一:billboard 也公布了tomorrowworld取消2016的讯息。


       我们可以说tomorrowworld除了是地点在美国以外,本质上跟tomorrowland没有区别。只是人数达到不了那么多,但是阵容不会比较差。今年的取消,可能也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肯定会有人问,why?这么牛逼的音乐节为什么要取消?答案很简单,举办方SFX早已负债累累。不出什么新投资的情况的话,以后再也不会有tomorrowworld。

       而大多数电音爱好者并不知道的是,全世界80%以上的音乐节,都在亏钱。

       大家只想到了音乐节做到了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的在场人数,只想到了一口酒50元的暴利,只想到了一碗泡面卖100却要排长队的客聚如潮,却从来没有想过办一场音乐节需要多大的成本。姑且不谈请一个艺人要几十万美金,少则几万美金的演出高价,场地布置就是一个高价值的浪费。之所以说它是浪费,是因为这个钱投出去后,是一次性的。包括其它推广成本,各类成本也好,都是一次性的。举办的一天两天内如果收不回这个成本,之后也不会收回,因为它的存在本来就是临时的。这就是为什么80%以上的音乐节都在亏本的原因。

       这个数据是我在之前一则文章上看过的,写得很详细,是关于某个杂志媒体调查出来的,千真万确,就是80%以上都在亏本。

       那句话我现在都还记得,大概的意思是:音乐节们常年亏本却还坚持举办,为的是对现场音乐的热爱。当然也会想赚钱,但是是对现场音乐的热爱坚持着举办它的信念。



       世界上很多牛逼的音乐节,在牛逼了几年后都变成了历史。音乐节真的不好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么巨额的成本,只供给一天或者两天的临时活动使用,这就是音乐节最基本的定义。不够了解音乐节基本定义的可以观看历史消息中的“电子音乐的音乐节和夜店(club)有哪些不同?”。

       而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为何又不花点儿小钱,可能少则只是你出去喝酒一次的费用,最多只是你一周的工资或者半个月的工资,去体验一次国内的电音节呢?如果你没有尝试过,你永远也不知道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现场狂欢是一种什么体验。不要到你喜欢的音乐节不再进行的时候再后悔。更不要到你老了之后再也rave不动的时候,再想到这种冲击性,会上瘾,所有人去过一次都会想去第二次的party上,你已经无法享受它了。这比任何景点更有人生价值,有谁身临其境的时候不会爱上它呢?



       我可能跟各位电音爱好者一样热爱电音节,甚至比大多人更热爱。但我不得不对音乐节举办方提出一点意见。即使如果真的实现了这种事,对于我们来说少了很多享受。但是你们也不应该认为我说的不对。因为我们真的得考虑捍卫电子音乐,愿它永远年轻美好,至少不让它走向灭亡。

       即使需要我们都牺牲一点乐趣,但如果能让电子音乐永存。

       如果以下我说的话让你觉得不爽,或者真实实现后你将失去很大的乐趣。那么我还是希望你回顾我刚才说过的话,我们做出一点点牺牲,是为了让举办方盈利,人家做事业就是应该赚钱,不是亏本来供养我们的。我们的兴趣还是有渠道去实现,别忘了我跟你们一样热爱现场音乐。

       这些观点只针对那些亏本的音乐节,盈利的音乐节继续举办就好了。因为我不希望有共同信念的行业走向灭亡。



       

       我想说的是,如果做音乐节真的赚不到钱,甚至需要亏本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成本类似,但避免存在大额成本只供给临时的方式,去传颂我们想做的事儿。因为这样的大额成本只提供给一天两天的活动后就要作废,实在很浪费。但如果我们保留形式,改变为长期存在的场地,却保留对电子音乐文化的传播,未尝不是好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将音乐节变成夜店(club)。

       但并不是那种很商业,跟电子音乐文化没有关系的夜店(club)。虽然它们也全部都在播放电子音乐,但永远无法满足真正的电音爱好者。应该是像ibiza的那些几千人容量的夜店(club),每天请明星DJ去演出的夜店(club)。或许大家都不知道,ibiza那里的这些能媲美小型音乐节的夜店(club),很多都是明星DJ、电音厂牌老板,或者曾经办过音乐节的一些举办方和投资商开的。所以这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

       那些club,本来就是创办者对于音乐节的梦想的转型。

       你甚至可以保留音乐节的名字,改变为夜店(club)。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做电音节真的赚不到钱,你可以保留这个品牌,去做夜店(club),但是你必须还是像办电音节一样,请明星DJ去演出。拥有优秀的阵容,不失去电音节原有的灵魂。

       例如tomorrowworld如果说以后再也不办了,那么这个电音节名字可以不再作为电音节,而是找一个够大的场地开club,仍然叫做tomorrowwolrd。建议可以找个容纳5000人以上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在有的国家并不难找。然后继续像办电音节一样,经常聘请明星DJ进行演出。在你从tomorrowworld festival变成tomorrowworld club的时候,你的艺人阵容不会变差。这是我个人推荐的一种转型模式,而最重要的是,仍然会请明星DJ去演出,将你的club的阵容办得不亚于音乐节。




       这只是一个个人观点的转型方式,对于我们而言仍然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制作人的打碟演出,只不过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在场人数了而已。但好过一个个都亏本到做不下去,那何止是去不了音乐节,我们会连喜欢的艺人的演出都看不到了。

       而你的舞美,灯光设备,烟火设备,音响等大量设备,仍然可以布置于你开设的club,你甚至可以把club的DJ舞台背景做成音乐节的样子,只不过没有那么大。这样的一个转变将不会再是音乐节,因为它不是临时存在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将是每天都营业的club。从音乐节变成club,只要能保留明星DJ的阵容,那么对于我们电音爱好者而言真的不是什么坏事。至于在场人数,说真的只要有钱,其实还是可以找到几万人容量的地点的。

       视目前没有但是可能做到的情况而言,如果你拿一个能容纳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地点来做club的话,阵容不变,投资相等的情况下,风险小得多。能做到这种情况的话,就能取代音乐节。但更容易做到的是拿5000人左右地点做club,许多这样的club都能做到聘请音乐节的阵容进行演出。这样即使在人数上取缔不了,但有阵容就足够了。

       即使不再是音乐节的形式,但如果能有助于生存,这是最好的方法。只要保留了电音节的阵容,即使不再是电音节了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能不能做成媲美电音节的夜店(club)。既然音乐节本来就很难盈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模式,但保留电音节最重要的阵容呢?

       至少,对于80%都在亏本的现状,我是真的不想再看到任何电子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再消失了。但如果哪个电音节真的能听得进去这些建议,那么我希望千万不要被其它club吞噬了观念,一定得保证转型之后,你的club仍然会请像在音乐节阵容上的那些明星DJ。那么会损失的也就仅仅只有在场人数了,至少能保证在推广电音文化和提供给电音爱好者们体验现场的机会的同时,尽可能不亏本甚至走向灭亡。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6-03-04 20:00

十几万人现场的电音节:tomorrowworld取消

       tomorrowland是世界上在场人数最多的电音节,在场人数能达到19万连续多年。在音乐节的三大条件里,tomorrowland达到了人数条件的顶峰。

       而tomorrowworld是什么呢?:tomorrowworld就是美国的tomorrowland。

      这是一则沉重的消息:



       翻译:亲爱的朋友们,带着一颗沉重的心,我们通知你,tomorrowworld在2016年不会举办。




       最知名的音乐榜单之一:billboard 也公布了tomorrowworld取消2016的讯息。


       我们可以说tomorrowworld除了是地点在美国以外,本质上跟tomorrowland没有区别。只是人数达到不了那么多,但是阵容不会比较差。今年的取消,可能也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肯定会有人问,why?这么牛逼的音乐节为什么要取消?答案很简单,举办方SFX早已负债累累。不出什么新投资的情况的话,以后再也不会有tomorrowworld。

       而大多数电音爱好者并不知道的是,全世界80%以上的音乐节,都在亏钱。

       大家只想到了音乐节做到了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的在场人数,只想到了一口酒50元的暴利,只想到了一碗泡面卖100却要排长队的客聚如潮,却从来没有想过办一场音乐节需要多大的成本。姑且不谈请一个艺人要几十万美金,少则几万美金的演出高价,场地布置就是一个高价值的浪费。之所以说它是浪费,是因为这个钱投出去后,是一次性的。包括其它推广成本,各类成本也好,都是一次性的。举办的一天两天内如果收不回这个成本,之后也不会收回,因为它的存在本来就是临时的。这就是为什么80%以上的音乐节都在亏本的原因。

       这个数据是我在之前一则文章上看过的,写得很详细,是关于某个杂志媒体调查出来的,千真万确,就是80%以上都在亏本。

       那句话我现在都还记得,大概的意思是:音乐节们常年亏本却还坚持举办,为的是对现场音乐的热爱。当然也会想赚钱,但是是对现场音乐的热爱坚持着举办它的信念。



       世界上很多牛逼的音乐节,在牛逼了几年后都变成了历史。音乐节真的不好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么巨额的成本,只供给一天或者两天的临时活动使用,这就是音乐节最基本的定义。不够了解音乐节基本定义的可以观看历史消息中的“电子音乐的音乐节和夜店(club)有哪些不同?”。

       而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为何又不花点儿小钱,可能少则只是你出去喝酒一次的费用,最多只是你一周的工资或者半个月的工资,去体验一次国内的电音节呢?如果你没有尝试过,你永远也不知道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现场狂欢是一种什么体验。不要到你喜欢的音乐节不再进行的时候再后悔。更不要到你老了之后再也rave不动的时候,再想到这种冲击性,会上瘾,所有人去过一次都会想去第二次的party上,你已经无法享受它了。这比任何景点更有人生价值,有谁身临其境的时候不会爱上它呢?



       我可能跟各位电音爱好者一样热爱电音节,甚至比大多人更热爱。但我不得不对音乐节举办方提出一点意见。即使如果真的实现了这种事,对于我们来说少了很多享受。但是你们也不应该认为我说的不对。因为我们真的得考虑捍卫电子音乐,愿它永远年轻美好,至少不让它走向灭亡。

       即使需要我们都牺牲一点乐趣,但如果能让电子音乐永存。

       如果以下我说的话让你觉得不爽,或者真实实现后你将失去很大的乐趣。那么我还是希望你回顾我刚才说过的话,我们做出一点点牺牲,是为了让举办方盈利,人家做事业就是应该赚钱,不是亏本来供养我们的。我们的兴趣还是有渠道去实现,别忘了我跟你们一样热爱现场音乐。

       这些观点只针对那些亏本的音乐节,盈利的音乐节继续举办就好了。因为我不希望有共同信念的行业走向灭亡。



       

       我想说的是,如果做音乐节真的赚不到钱,甚至需要亏本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成本类似,但避免存在大额成本只供给临时的方式,去传颂我们想做的事儿。因为这样的大额成本只提供给一天两天的活动后就要作废,实在很浪费。但如果我们保留形式,改变为长期存在的场地,却保留对电子音乐文化的传播,未尝不是好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将音乐节变成夜店(club)。

       但并不是那种很商业,跟电子音乐文化没有关系的夜店(club)。虽然它们也全部都在播放电子音乐,但永远无法满足真正的电音爱好者。应该是像ibiza的那些几千人容量的夜店(club),每天请明星DJ去演出的夜店(club)。或许大家都不知道,ibiza那里的这些能媲美小型音乐节的夜店(club),很多都是明星DJ、电音厂牌老板,或者曾经办过音乐节的一些举办方和投资商开的。所以这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

       那些club,本来就是创办者对于音乐节的梦想的转型。

       你甚至可以保留音乐节的名字,改变为夜店(club)。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做电音节真的赚不到钱,你可以保留这个品牌,去做夜店(club),但是你必须还是像办电音节一样,请明星DJ去演出。拥有优秀的阵容,不失去电音节原有的灵魂。

       例如tomorrowworld如果说以后再也不办了,那么这个电音节名字可以不再作为电音节,而是找一个够大的场地开club,仍然叫做tomorrowwolrd。建议可以找个容纳5000人以上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在有的国家并不难找。然后继续像办电音节一样,经常聘请明星DJ进行演出。在你从tomorrowworld festival变成tomorrowworld club的时候,你的艺人阵容不会变差。这是我个人推荐的一种转型模式,而最重要的是,仍然会请明星DJ去演出,将你的club的阵容办得不亚于音乐节。




       这只是一个个人观点的转型方式,对于我们而言仍然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制作人的打碟演出,只不过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在场人数了而已。但好过一个个都亏本到做不下去,那何止是去不了音乐节,我们会连喜欢的艺人的演出都看不到了。

       而你的舞美,灯光设备,烟火设备,音响等大量设备,仍然可以布置于你开设的club,你甚至可以把club的DJ舞台背景做成音乐节的样子,只不过没有那么大。这样的一个转变将不会再是音乐节,因为它不是临时存在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将是每天都营业的club。从音乐节变成club,只要能保留明星DJ的阵容,那么对于我们电音爱好者而言真的不是什么坏事。至于在场人数,说真的只要有钱,其实还是可以找到几万人容量的地点的。

       视目前没有但是可能做到的情况而言,如果你拿一个能容纳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地点来做club的话,阵容不变,投资相等的情况下,风险小得多。能做到这种情况的话,就能取代音乐节。但更容易做到的是拿5000人左右地点做club,许多这样的club都能做到聘请音乐节的阵容进行演出。这样即使在人数上取缔不了,但有阵容就足够了。

       即使不再是音乐节的形式,但如果能有助于生存,这是最好的方法。只要保留了电音节的阵容,即使不再是电音节了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能不能做成媲美电音节的夜店(club)。既然音乐节本来就很难盈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模式,但保留电音节最重要的阵容呢?

       至少,对于80%都在亏本的现状,我是真的不想再看到任何电子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再消失了。但如果哪个电音节真的能听得进去这些建议,那么我希望千万不要被其它club吞噬了观念,一定得保证转型之后,你的club仍然会请像在音乐节阵容上的那些明星DJ。那么会损失的也就仅仅只有在场人数了,至少能保证在推广电音文化和提供给电音爱好者们体验现场的机会的同时,尽可能不亏本甚至走向灭亡。



阅读原文
文章日期:2016-03-04 20:00